哭柴郎中

昔歲遭逢在海城,曾容孤跡奉雙旌。 酒邊不厭笙歌盛,花下只愁風雨生。 棋接山亭鬆影晚,吟陪月檻露華清。 音塵自此無因問,淚灑川波夕照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海城:指海邊之城。
  • 孤跡:孤單的身影或經歷。
  • 奉雙旌:指受到重用或尊敬。旌,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這裡指榮譽或地位。
  • 笙歌: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裡泛指音樂和歌唱。
  • 花下:花叢之下,常指美好的環境。
  • 棋接山亭:在山亭中下棋。
  • 吟陪月檻:在月光下吟詩。檻,欄杆。
  • 音塵:消息,音訊。
  • 川波:河流的波浪。

繙譯

昔日我曾在海城遭遇,那時我雖孤單卻受到雙旌的榮耀。在酒宴上,我不厭其煩地訢賞著笙歌的盛況,花叢下,我衹擔心風雨的來臨。在山亭中下棋,松影在傍晚時分搖曳,月光下吟詩,露水顯得格外清澈。從此以後,你的消息再也無法得知,我衹能淚灑河川,夕陽的餘暉照亮了我的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以及對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詩中通過對比昔日的繁華與今日的孤寂,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失落與悲傷。詩人在廻憶中描繪了與友人共度的歡樂時光,如笙歌盛況、花下擔憂風雨、山亭下棋、月下吟詩等,這些細節生動地展現了他們深厚的情誼。末句“音塵自此無因問,淚灑川波夕照明”則強烈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世的悲痛和對未來無望的哀愁,夕陽的餘暉映照著淚水的波光,搆成了一幅淒美的畫麪,深深觸動人心。

李中

五代時南唐隴西人,字有中。爲淦陽宰。工詩文,有《碧雲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