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牛相公歸仁裏宅新成小灘

平生見流水,見此轉留連。 況此朱門內,君家新引泉。 伊流決一帶,洛石砌千拳。 與君三伏月,滿耳作潺湲。 深處碧磷磷,淺處清濺濺。 埼岸束嗚咽,沙汀散淪漣。 翻浪雪不盡,澄波空共鮮。 兩岸灩澦口,一泊瀟湘天。 曾作天南客,漂流六七年。 何山不倚杖,何水不停船。 巴峽聲心裏,松江色眼前。 今朝小灘上,能不思悠然。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留連(liú lián):留戀不捨。
  • 朱門:古代王侯貴族的住宅大門漆成紅色以示尊異,故以「朱門」爲貴族邸第的代稱。
  • 伊流:指伊水,洛河的支流,在河南西部。
  • 洛石:指洛河中的石頭。
  • 三伏: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 潺湲(chán yuán):形容水慢慢流的樣子。
  • 磷磷(lín lín):形容水清澈見底。
  • 濺濺(jiàn jiàn):水流聲。
  • 埼岸(qí àn):曲折的河岸。
  • 沙汀(shā tīng):水邊的小沙灘。
  • 淪漣(lún lián):水波紋。
  • 灩澦(yàn yù):形容水波盪漾。
  • 瀟湘: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 巴峽:指巴東三峽,即長江三峽。
  • 松江:即吳淞江,太湖支流三江之一,東北入海。

翻譯

我一生見過許多流水,但見到這個新成的小灘還是忍不住留戀不捨。何況這是在朱門之內,君家新引來的泉水。伊水如一帶般決堤而出,洛河的石頭砌成了千拳。在這個三伏天,滿耳都是潺潺的水聲。深處的水清澈見底,淺處的水聲清脆。曲折的河岸限制了水流的嗚咽,沙汀上的水波紋散開。翻滾的浪花如雪般不盡,清澈的水波空靈而鮮亮。兩岸的水波盪漾,一片瀟湘天的景象。我曾經作爲天南的客人,漂流了六七年。哪座山我不曾倚杖,哪條水我不曾停船。巴東三峽的聲音在我心中,松江的景色在我眼前。今天在這個小灘上,怎能不讓我思緒悠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白居易在牛相公歸仁裏新成的小灘上的所見所感。通過對流水、石頭、水聲等自然元素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留戀與欣賞。詩中「伊流決一帶,洛石砌千拳」等句,展現了生動的自然景象,而「今朝小灘上,能不思悠然」則抒發了對過往漂泊生活的回憶與對眼前寧靜景緻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白居易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