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王七祕書監寄呈揚州陸長史通簡府僚廣陵以廣好事
王氏貴先宗,衡門棲道風。
傳心晤有物,秉化遊無窮。
學奧九流異,機玄三語同。
書乃墨場絕,文稱詞伯雄。
白屋藩魏主,蒼生期謝公。
一祗賢良詔,遂謁承明宮。
補袞望奚塞,尊儒位未充。
罷官七門裏,歸老一丘中。
嘗忝長者轍,微言私謂通。
我行會稽郡,路出廣陵東。
物在人已矣,都疑淮海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衡門:簡陋的門。
- 晤:領悟,理解。
- 秉化:掌握變化,指掌握自然規律。
- 機玄:機巧玄妙。
- 墨場:指書法。
- 詞伯:文壇領袖。
- 白屋:平民的住所。
- 藩:屏障,引申爲輔佐。
- 謝公:指謝安,東晉名臣。
- 祗:恭敬。
- 賢良詔:指選拔賢良的詔令。
- 補袞:補救朝政的過失。
- 尊儒:尊崇儒家學說。
- 七門:指七門堰,在今安徽省。
- 丘中:指隱居之地。
- 忝:謙辭,表示有愧。
- 長者轍:指長者的足跡,比喻追隨長者。
- 會稽郡:古地名,今浙江省紹興市一帶。
- 廣陵:古地名,今江蘇省揚州市。
- 淮海:指淮河與東海之間的地區。
翻譯
王氏家族顯貴於先宗,簡陋的門內棲息着道家的風範。 傳承心靈領悟萬物,掌握變化遊走於無窮之中。 學問深奧,九流百家各異,機巧玄妙卻三語相通。 書法乃是墨場中的絕技,文采稱霸詞壇之雄。 平民之家居於魏主之側,蒼生期待如謝公般的賢臣。 一紙選拔賢良的詔令,便恭敬地謁見承明宮。 補救朝政的過失,尊崇儒學的位置尚未充實。 罷官後在七門堰裏,歸老於隱居的山丘之中。 曾有幸追隨長者的足跡,微妙的言語私下裏相通。 我行經會稽郡,路出廣陵東。 物是人非,都懷疑淮海之地已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王七祕書監的敬仰與懷念,通過描繪其學問、品德和政治生涯,展現了其卓越的才華和高尚的品格。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衡門棲道風」、「傳心晤有物」等,體現了王七祕書監深厚的學識和道家風範。同時,通過對其政治生涯的描述,如「補袞望奚塞」、「尊儒位未充」等,表達了對朝政的關切和對儒學的尊崇。最後,通過對廣陵東的描繪,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王七祕書監的深深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