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州三月三日
代業京華裏,遠投魑魅鄉。
登高望不極,雲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爲人所羨。
兩朝賜顏色,二紀陪歡宴。
昆明御宿侍龍媒,伊闕天泉復幾回。
西夏黃河水心劒,東周清洛羽觴杯。
苑中落花掃還合,河畔垂楊撥不開。
千春萬壽多行樂,柏梁和歌攀睿作。
賜金分帛奉恩輝,風舉雲搖入紫微。
晨趨北闕鳴珂至,夜出南宮把燭歸。
載筆儒林多歲月,襆被文昌佐吳越。
越中山海高且深,興來無處不登臨。
永和九年刺海郡,暮春三月醉山陰。
愚謂嬉遊長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始安繁華舊風俗,帳飲傾城沸江曲。
主人絲管清且悲,客子肝腸斷還續。
荔浦蘅皐萬里餘,洛陽音信絕能疎。
故園今日應愁思,曲水何能更祓除。
逐伴誰憐合浦葉,思歸豈食桂江魚。
不求漢使金囊贈,願得佳人錦字書。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魑魅(chī mèi):傳說中山林裏能害人的怪物,這裏比喻壞人或邪惡勢力。
- 伊昔:從前,往昔。
- 龍媒:駿馬。
- 二紀:一紀爲十二年,二紀即二十四年。
- 柏梁:指柏梁臺,漢武帝元鼎二年築。
- 睿(ruì)作:皇帝所作。
-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
- 鳴珂(kē):馬以玉爲飾,行則作響,因名。
- 紫微:星名,即紫微垣,古人認爲是天帝之座。
- 襆(fú)被:整理行裝。
- 刺海郡:擔任海郡的官職。
- 歘(xū):忽然。
- 始安:地名。
- 帳飲:在郊外設帳幕宴飲。
翻譯
在京城世代爲官,卻遠遠地被投到這充滿邪惡的地方。登上高處望不到盡頭,雲海茫茫無邊無際。從前承蒙君主的恩寵,曾經被人所羨慕。兩朝都被賜予恩寵,二十多年來陪着歡宴。在昆明池侍從天子養駿馬,在伊闕天泉來來去去有幾回。西夏黃河水心有寶劍,東周清洛水邊有羽觴杯。苑中落花掃完又合上,河畔垂楊怎麼撥也撥不開。千年萬年盡情遊樂,在柏梁臺上和着詩歌應和皇帝之作。被賜予錢財和布帛承受恩寵的光輝,像風捲雲涌般進入紫微宮。早晨奔向皇宮北門直到馬身上的玉飾響起,晚上走出南宮還拿着燭火回家。在儒林帶着筆多年,整理行裝去文昌輔佐吳越。越中的山海又高又深,興致一來沒有地方不登臨遊玩的。就像永和九年在海邊的郡,暮春三月在山陰醉酒。我認爲快樂遊玩長久像往昔,沒想到忽然間流離寓居到了如今。始安有着繁華的舊日風俗,在江邊設帳幕宴飲使傾城的人沸騰。主人的絲竹之聲清脆且悲傷,客子的肝腸時斷時續。荔浦蘅皋距離遙遠有萬里多,與洛陽的音信一定很稀疏。故園今日應該滿是愁思,曲水又怎能再舉行祓除災厄邪祟的儀式。追逐伴侶誰憐憫這合浦的樹葉,想要歸鄉怎麼能吃桂江的魚。不乞求漢朝使者贈金囊,只希望能得到佳人的書信。
賞析
這首詩以宋之問的個人經歷和感慨爲線索,描繪了他在不同地方的生活情景和心境變化。詩中既回憶了曾經在京城的榮耀與歡樂,又展現了被流放後的淒涼與無奈。其中對往昔繁華和遊樂場景的描寫,與現實的孤獨流放形成鮮明對比。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華麗的詞彙,如「昆明御宿」「柏梁」等,營造出一種典雅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同時,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雲海四茫茫」「苑中落花」等,增添了詩的意境美。通過這些描寫,詩人抒發了自己對命運變遷的感慨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全詩情感複雜,富有波瀾,展示了宋之問在特定時期的內心情感世界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