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歸

· 杜甫
河間尚征伐,汝骨在空城。 從弟人皆有,終身恨不平。 數金憐俊邁,總角愛聰明。 面上三年土,春風草又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河間:地名,今河北省河間市。
  • 征伐:指戰爭。
  • 汝骨:你的遺骨。
  • 空城:荒廢無人居住的城市。
  • 從弟:堂弟。
  • 數金:計算金錢,這裡指賞識。
  • 俊邁:才華出衆,英俊瀟灑。
  • 縂角:古代兒童的發髻,這裡指童年。
  • 而上:然而。
  • 三年土:指埋葬三年後的墳土。

繙譯

河間之地仍在戰火紛飛,你的遺骨卻孤零零地畱在荒廢的城中。 堂弟們都有各自的歸宿,而我卻終身爲你的遭遇感到不平。 曾經賞識你的才華與英俊,童年時更是喜愛你的聰明伶俐。 然而,三年過去了,你的墳土上,春風又吹生了青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杜甫對堂弟不幸遭遇的深切哀悼和無盡遺憾。詩中,“河間尚征伐”與“汝骨在空城”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戰爭的殘酷和個人的悲劇。後句“從弟人皆有,終身恨不平”則抒發了詩人對堂弟命運的不滿和對家族分散的悲哀。詩末以春風再生草的自然景象,隱喻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增添了詩歌的哀婉與深遠。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