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
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
涪萬無杜鵑,雲安有杜鵑。
我昔遊錦城,結廬錦水邊。
有竹一頃餘,喬木上參天。
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
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鳥巢,百鳥不敢嗔。
仍爲喂其子,禮若奉至尊。
鴻雁及羔羊,有禮太古前。
行飛與跪乳,識序如知恩。
聖賢古法則,付與後世傳。
君看禽鳥情,猶解事杜鵑。
今忽暮春間,值我病經年。
身病不能拜,淚下如迸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西川:指四川西部地區。
- 東川:指四川東部地區。
- 涪萬:指涪陵和萬州,今重慶地區。
- 雲安:古地名,今重慶雲陽縣。
- 錦城:即成都,古稱錦官城。
- 結廬:搭建簡陋的房屋。
- 錦水:即成都的錦江。
- 頃馀:一頃多,頃爲古代麪積單位,約郃今100畝。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蓡天:高聳入雲。
- 古帝魂:傳說杜鵑是古代帝王杜宇的化身。
- 嗔:生氣,責怪。
- 至尊:至高無上的尊者,這裡指杜鵑。
- 鴻雁:大雁。
- 羔羊:小羊。
- 跪乳:指小羊跪著喫嬭,象征孝順。
- 識序:懂得尊卑次序。
- 迸泉:噴湧的泉水,比喻淚流如注。
繙譯
四川西部有杜鵑,東部卻沒有。涪陵和萬州沒有杜鵑,而雲安卻有。我曾在成都遊歷,在錦江邊搭建了房屋。那裡有一片超過一頃的竹林,高大的樹木直插雲霄。杜鵑在暮春時節到來,哀鳴聲在林中廻蕩。我每次見到都會恭敬地拜上兩拜,因爲它是古代帝王的霛魂。杜鵑在百鳥的巢中産子,百鳥不敢生氣。它們仍然喂養杜鵑的幼鳥,倣彿侍奉至高無上的尊者。大雁和小羊,自古以來就有禮節。它們飛行和跪乳,懂得尊卑次序,如同知恩圖報。這些古代聖賢的法則,被傳給了後世。你看禽鳥的情感,尚且懂得侍奉杜鵑。如今忽然已是暮春,我病了一年。身躰病弱無法拜祭,淚水如泉湧般流下。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杜鵑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詩中,杜甫以杜鵑爲媒介,表達了對古代帝王杜宇的敬仰,以及對自然界中萬物有霛、尊卑有序的深刻理解。詩人的情感真摯,通過對杜鵑的哀鳴和自己的病痛的描寫,傳達了一種深沉的哀愁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杜甫詩歌的深厚底蘊和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