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簡王明府

· 杜甫
甲子西南異,冬來只薄寒。 江云何夜盡,蜀雨幾時乾。 行李須相問,窮愁豈有寬。 君聽鴻雁響,恐致稻粱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子:古代以天干地支紀年,甲子是其中的一種組合,這裏泛指年份。
  • 行李:這裏指行旅之人,即旅行者。
  • 鴻雁:大雁,常用來比喻書信或傳遞消息的人。
  • 稻粱:稻米和高粱,泛指糧食。

翻譯

在西南的甲子年,冬日裏只有輕微的寒意。 江邊的雲彩不知何時會散盡,蜀地的雨水又何時能幹涸。 旅行的人啊,你一定要互相詢問,這窮困的憂愁豈能有絲毫的緩解。 你聽那鴻雁的叫聲,恐怕是因爲它們難以找到足夠的食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西南地區冬日的景象,通過「江雲」、「蜀雨」等自然元素,表達了對天氣變化無常的感慨。詩中「行李須相問,窮愁豈有寬」反映了詩人對旅途艱辛和生活的憂慮。最後以「鴻雁響」和「稻粱難」作結,寓意深遠,暗示了詩人對生活困境的深刻感受和對未來的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體驗和感慨。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