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報本寺

· 牟融
山房寂寂蓽門開,此日相期社友來。 雅興共尋方外樂,新詩爭羨郢中才。 茶煙嫋嫋籠禪榻,竹影蕭蕭掃徑苔。 醉後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房:山中的房屋,多指隱士或僧侶的居所。
  • 寂寂:形容非常安靜,沒有聲響。
  • 蓽門:用竹子或荊條編制的門,常指簡陋的門戶。
  • 相期:約定時間見面。
  • 社友:詩社中的朋友,共同參與文學活動的人。
  • 雅興:高雅的興致。
  • 方外:世俗之外,這裏指超脫塵世的樂趣。
  • 郢中才:指才華橫溢的詩人。郢,古代楚國的都城,常用以代指楚地,這裏泛指文人才子。
  • 茶煙:煮茶時升起的煙霧。
  • 禪榻:僧人坐禪或休息的牀榻。
  • 蕭蕭:形容風吹竹葉的聲音。
  • 徑苔:小路上的苔蘚。
  • 明月上:月亮升起。
  • 狂歌:放聲高歌,形容心情暢快。
  • 夜深回:深夜纔回家。

翻譯

山中的房屋靜悄悄的,簡陋的竹門敞開着,今天約好了詩社的朋友們來訪。我們共同尋找超脫塵世的樂趣,爭相欣賞新作的詩篇,讚美那些才華橫溢的詩人。煮茶的煙霧繚繞在禪榻周圍,竹影隨風搖曳,輕輕掃過小路上的苔蘚。醉意中不知月亮已經升起,放聲高歌直到深夜才盡興而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山中與社友相聚的情景,通過「茶煙嫋嫋」、「竹影蕭蕭」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超脫的氛圍。詩中「雅興共尋方外樂」一句,表達了詩人對超然物外生活的嚮往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最後兩句「醉後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則生動地展現了詩人放浪形骸、忘我陶醉的狀態,體現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無限嚮往和追求。

牟融

唐人。德宗、憲宗間在世。隱居學道,終身未仕。以詩名,尤擅七律,詩風清麗閒雅,時有佳句。與詩人張籍、韓翃、歐陽詹、朱慶餘等均有唱和。有集。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