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蔡十四著作

· 杜甫
賈生慟哭後,寥落無其人。 安知蔡夫子,高義邁等倫。 獻書謁皇帝,志已清風塵。 流涕灑丹極,萬乘爲酸辛。 天地則創痍,朝廷當正臣。 異才復間出,周道日惟新。 使蜀見知己,別顏始一伸。 主人薨城府,扶櫬歸鹹秦。 巴道此相逢,會我病江濱。 憶念鳳翔都,聚散俄十春。 我衰不足道,但願子意陳。 稍令社稷安,自契魚水親。 我雖消渴甚,敢望帝力勤。 尚思未朽骨,復睹耕桑民。 積水架三峽,浮龍倚長津。 揚舲洪濤間,仗子濟物身。 鞍馬下秦塞,王城通北辰。 玄甲聚不散,兵久食恐貧。 窮谷無粟帛,使者來相因。 若憑南轅吏,書札到天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賈生慟哭:指賈誼因憂國憂民而痛哭。賈誼(前200年—前168年),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
  • 寥落:稀少,冷落。
  • 蔡夫子:指蔡十四,即詩題中的蔡十四著作。
  • 邁等倫:超越常人。
  • :拜見。
  • 丹極:皇帝的居所。
  • 萬乘:指皇帝。
  • 創痍:創傷,比喻國家的困苦。
  • 正臣:忠誠正直的大臣。
  • 異才:非凡的才能。
  • 間出:不時出現。
  • 周道:周朝的治國之道,這裏指國家的治理。
  • 惟新:更新,改進。
  • :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 扶櫬:扶着棺材。
  • 鹹秦:指長安,古稱咸陽。
  • 消渴:中醫學病名,指糖尿病等疾病。
  • 帝力:皇帝的力量或恩澤。
  • 耕桑民:指農耕的百姓。
  • 積水:指江水。
  • 長津:大河。
  • 揚舲:揚帆。
  • 洪濤:大浪。
  • 王城:指京城。
  • 北辰:北極星,比喻皇帝。
  • 玄甲:黑色的鎧甲,指軍隊。
  • 粟帛:糧食和布匹,泛指物資。
  • 南轅:指南方的車駕,這裏指南方官員。
  • 書札:書信。
  • 天垠:天邊,極遠的地方。

翻譯

自從賈誼痛哭之後,還有誰能像他那樣忠心耿耿地規勸君主呢?你蔡先生的高風亮節,已壓倒了你所有的前輩。你上書給皇帝,獻出一片忠心,灑盡熱淚,皇帝也爲之感動。現在國家創傷累累,正需要忠臣輔佐,你這樣的人才又出現了,國家的治理正在逐步更新。你出使四川見到知己,離別的愁容才得以舒展。主人去世,你扶着棺材回到長安。在巴地我們相遇,那時我正病倒在江邊。回憶起在鳳翔的日子,我們聚散匆匆,轉眼已過十年。我已衰老,不值一提,只希望你能陳述你的意見。希望能使國家安定,自然我們就像魚水一樣親密。我雖病重,但不敢奢望皇帝的恩澤。還想着未腐朽的屍骨,希望能看到百姓安居樂業。江水橫跨三峽,你乘船在波濤中前行,依靠你的力量渡過難關。你騎馬穿越邊塞,京城直通皇帝。軍隊聚集不散,長期作戰恐怕物資匱乏。深谷中沒有糧食和布匹,使者們來來往往。如果你能依靠南方的官員,書信就能傳到天涯海角。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對蔡十四的讚揚和期望,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國家的憂慮和對未來的希望。詩中,杜甫以賈誼的忠心爲對比,突出了蔡十四的高義和才能。他希望蔡十四能繼續爲國家貢獻力量,使國家安定,百姓安居樂業。詩中流露出杜甫對國家和人民的深切關懷,以及對忠誠和才能的極高評價。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杜甫作爲詩人的高尚情懷和深刻見解。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