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鴻災:大災難。
- 朕:徵兆。
- 前知:預知。
- 蟻入:比喻小問題或小困難。
- 不足恤:不值得憂慮。
- 柱傾:比喻結構或基礎出現問題。
- 何可追:怎麼能夠挽回。
- 良工:技藝高超的工匠。
- 斤斧:斧頭。
- 沈吟:深思熟慮。
- 殫材:竭盡材料。
- 朽廢:腐朽廢棄。
- 曷若:何如。
- 新宏規:新的宏偉計劃或結構。
翻譯
大災難來臨前並無徵兆,有預見的人並非事先知曉。 小小的蟻穴不值得憂慮,但柱子一旦傾斜,怎麼能夠挽回? 技藝高超的工匠手持斧頭,在此深思熟慮。 竭盡材料去修復腐朽廢棄的部分,何不如重新制定一個宏偉的計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比喻和象徵的手法,表達了對於災難和問題的深刻認識。詩中,「鴻災」與「蟻入」形成對比,強調了小問題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同時,通過「柱傾」這一形象的比喻,詩人警示人們對於基礎問題的重視。最後,詩人提出「新宏規」的建議,鼓勵人們面對問題時,應該有創新的思維和宏大的規劃,而不是僅僅修補舊有的缺陷。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體現了詩人對於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深刻洞察。

呂溫
唐河中人,字和叔,一字化光。呂渭子。德宗貞元十四年進士,次年登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校書郎。能文,一時流輩鹹推尚。與王叔文厚善,遷左拾遺。二十年,以侍御史爲入蕃副使,在吐蕃滯留經年。比還,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貶,溫獨免,進戶部員外郎。歷司封員外郎、刑部郎中。旋與羊諤等謀逐宰相李吉甫,憲宗怒貶道州刺史,徙衡州,卒。有集。
► 109篇诗文
呂溫的其他作品
- 《 道州將赴衡州酬別江華毛令 》 —— [ 唐 ] 呂溫
- 《 道州送戴簡處士往賀州謁楊侍郎 》 —— [ 唐 ] 呂溫
- 《 友人邀聽歌有感 》 —— [ 唐 ] 呂溫
- 《 冬夜即事 》 —— [ 唐 ] 呂溫
- 《 衡州夜後把火看花留客 》 —— [ 唐 ] 呂溫
- 《 偶然作二首 其二 》 —— [ 唐 ] 呂溫
- 《 順宗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輓歌詞三首 》 —— [ 唐 ] 呂溫
- 《 蕃中拘留歲餘回至隴石先寄城中親故 》 —— [ 唐 ] 呂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