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柏中允

· 杜甫
紛然喪亂際,見此忠孝門。 蜀中寇亦甚,柏氏功彌存。 深誠補王室,戮力自元昆。 三止錦江沸,獨清玉壘昏。 高名入竹帛,新渥照乾坤。 子弟先卒伍,芝蘭疊璵璠。 同心注師律,灑血在戎軒。 絲綸實具載,紱冕已殊恩。 奉公舉骨肉,誅叛經寒溫。 金甲雪猶凍,朱旗塵不翻。 每聞戰場說,歘激懦氣奔。 聖主國多盜,賢臣官則尊。 方當節鉞用,必絕祲沴根。 吾病日回首,雲臺誰再論。 作歌挹盛事,推轂期孤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紛然:形容事情繁多雜亂。
  • 喪亂:指戰亂或社會動盪。
  • 忠孝門:指家族中忠誠孝順的人。
  • :指盜賊或敵人。
  • 彌存:更加顯著或存在。
  • 戮力:合力,共同努力。
  • 元昆:長兄。
  • 錦江:四川成都的一條河流。
  • 玉壘:指堅固的城池。
  • 竹帛: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簡和絲綢,代指史書。
  • 新渥:新的恩寵。
  • 璵璠:美玉,比喻優秀的人才。
  • 師律:軍隊的紀律。
  • 戎軒:戰車,代指戰爭。
  • 絲綸:皇帝的詔書。
  • 紱冕:古代官員的服飾,代指官職。
  • 殊恩:特別的恩寵。
  • 寒溫:指時間的流逝。
  • 歘激:突然激動。
  • 懦氣:懦弱的情緒。
  • 節鉞:古代授予將領的象徵權力的物品。
  • 祲沴:不祥之氣,指叛亂或災難。
  • 雲臺:古代用來表彰功臣的地方。
  • 推轂:推薦,提拔。
  • 孤騫:孤獨而高飛,比喻有才能而未被重用的人。

翻譯

在繁多雜亂的戰亂之際,我見到了這個忠誠孝順的家族。蜀中的敵人也很強大,但柏氏家族的功績更加顯著。他們深切地爲王室效力,兄弟們共同努力。三次平息了錦江的動盪,獨自守衛了玉壘的昏暗。他們的高名被載入史冊,新的恩寵照耀着天地。家族中的子弟在軍隊中表現出色,像芝蘭一樣層層疊疊的美玉。他們同心協力維護軍紀,灑血在戰場上。皇帝的詔書確實記載了他們的功績,官職和服飾已經是特別的恩寵。他們奉公守法,誅殺叛亂者,經受了時間的考驗。金甲上的雪還未融化,朱旗上的塵土未曾飛揚。每當聽到戰場的描述,我都會突然激動,懦弱的情緒也會被激發。聖明的君主國家中有很多盜賊,但賢臣的官位則更加尊貴。當他們被授予節鉞時,必然會斷絕叛亂的根源。我日漸回首往事,雲臺上的功臣還有誰會被再次討論。我作這首歌來頌揚他們的盛事,期待他們被提拔,孤獨而高飛。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對柏氏家族在戰亂中的忠誠和功績的讚頌。詩中,杜甫通過對比蜀中的動盪和柏氏家族的堅守,突出了他們的英勇和忠誠。他讚美了家族成員的軍事才能和道德品質,以及他們對國家的貢獻。詩的結尾,杜甫表達了對這些英雄的敬仰和對他們未來可能被重用的期待。整首詩語言雄渾,情感深沉,展現了杜甫對忠誠和英雄主義的崇高評價。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