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鵠(hú):傳說中的大鳥,能高飛。
- 五尺童:指小孩。
- 白鳧(fú):白色的野鴨。
- 老翁:老人。
- 故畦:舊時的田地。
- 遺穗:遺留下來的穀穗。
- 鱗介:指魚類和貝類。
- 腥羶(shān):腥味和羶味,這裏指魚腥味。
- 素不食:一向不吃。
- 魯門鶢鶋(yuán jū):傳說中的鳥名,比喻不吉祥的事物。
- 蹭蹬(cèng dèng):失意、困頓。
翻譯
你可曾見過那高飛的黃鵠,比五尺孩童還要高,如今卻化作白鳧,像是一位老翁。舊時的田地和遺留下來的穀穗已被蕩盡,在這天寒地凍的歲末,它只能在波濤中掙扎。
它一向不吃帶有腥羶味的魚類和貝類,整日忍受着飢餓,從西到東不停地飛翔。就像魯門那不吉祥的鶢鶋鳥,也陷入了失意的困境,聽說至今仍在躲避風浪。
賞析
這首詩通過黃鵠化白鳧的意象,描繪了一種由高傲到落魄的轉變,反映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感慨。詩中「故畦遺穗已蕩盡」一句,既是對自然景象的描寫,也隱喻了社會的動盪和個人的不幸。後兩句以魯門鶢鶋的典故,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時局的不滿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洞察和悲憫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