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簟 (diàn):竹蓆。
- 琅玕 (láng gān):美玉,這裏形容竹蓆的光滑和清涼。
- 琥珀 (hǔ pò):一種樹脂化石,這裏形容酒的顏色。
- 椀 (wǎn):同「碗」。
- 瑪瑙 (mǎ nǎo):一種寶石,這裏形容碗的顏色。
- 風磴 (fēng dèng):風中的石階。
- 霾 (mái):遮蔽,這裏指雲霧繚繞。
- 秦樓:指貴族的居所。
- 鄭谷:指鄭駙馬的宅邸。
- 雜佩:指各種裝飾品。
- 珊珊 (shān shān):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翻譯
主人的宅邸隱藏在細煙霧繚繞的陰涼洞中,夏天留客的竹蓆清涼如美玉。 春酒色澤濃烈,杯中琥珀色酒液薄薄一層,冰鎮的漿果盛在碧綠如瑪瑙的碗中,令人感到寒意。 誤以爲茅屋越過了江邊山麓,已經走進了風中石階,雲霧繚繞如同遮蔽了雲端。 這裏自是貴族的居所壓過了鄭駙馬的宅邸,不時能聽到各種裝飾品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鄭駙馬宅中的宴會場景,通過細膩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宴會的奢華與清涼。詩中「陰洞細煙霧」和「夏簟清琅玕」等句,巧妙地運用自然景物和日常用品,營造出一種幽靜而清涼的氛圍。後半部分通過對比秦樓與鄭谷,以及雜佩聲的描繪,進一步突出了宴會的高雅與繁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對細節的精準把握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