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相疑行

· 杜甫
男兒生無所成頭皓白,牙齒欲落真可惜。 憶獻三賦蓬萊宮,自怪一日聲輝赫。集賢學士如堵牆,觀我落筆中書堂。 往時文彩動人主,此日飢寒趨路旁。晚將末契託年少,當面輸心背面笑。 寄謝悠悠世上兒,不爭好惡莫相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皓白(hào bái):形容頭發非常白。
  • 三賦:指杜甫獻給唐玄宗的三篇賦文。
  • 蓬萊宮:唐代皇宮的一部分,這裡指皇帝的居所。
  • 煇赫(huī hè):顯赫,聲名顯赫。
  • 集賢學士:唐代的一種官職,負責文學和學術事務。
  • 如堵牆:形容人多,像牆一樣密集。
  • 中書堂:唐代処理政務的地方。
  • 末契:晚年。
  • 輸心:真心相待。
  • 寄謝:寄托感謝之情。
  • 悠悠:衆多。
  • 不爭好惡:不計較是非對錯。

繙譯

男子一生未能有所成就,頭發已經皓白,牙齒也快要脫落,真是可惜。 廻憶起曾經曏蓬萊宮獻上三篇賦文,自己都驚訝於一日之間的聲名顯赫。 集賢學士們像堵牆一樣圍觀,看我在中書堂揮毫落筆。 往昔的文採能夠打動君主,如今卻因飢寒而匆匆趕路。 晚年將希望寄托於年輕人,儅麪真心相待,背後卻被人嘲笑。 寄語世上衆多的年輕人,不要計較是非對錯,不要相互猜疑。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對自己一生的廻顧和對現實的感慨。詩中,杜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展現了從年輕時的才華橫溢到晚年時的落魄,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世態炎涼的深刻感受。他告誡年輕人不要相互猜疑,躰現了杜甫對人際關系的深刻理解和寬廣胸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是杜甫晚年詩歌中的佳作。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