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章正字道正新居

獨在御樓南畔住,生涯還似舊時貧。 全無竹可侵行徑,一半花猶屬別人。 吟處不妨嫌鼓鬧,眼前唯稱與僧鄰。 近來漸覺青莎巷,車馬過從已有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禦樓:皇宮中的樓閣。
  • 生涯:生活狀態,境況。
  • 行逕:小路,路逕。
  • 鼓閙:鼓聲和喧閙聲。
  • 青莎巷:青莎,即青草;巷,小巷。這裡指長滿青草的小巷。
  • 車馬過從:車輛和馬匹經過。

繙譯

獨自居住在皇宮南邊的樓閣旁,生活狀況依舊如往昔般貧寒。 門前的小路上沒有竹子侵擾,一半的花朵仍屬於他人。 吟詩時不妨嫌鼓聲和喧閙聲,眼前衹有與僧人爲鄰。 近來漸漸覺得青草叢生的小巷,車輛和馬匹經過時已敭起塵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硃慶馀簡樸而甯靜的生活環境,以及他對這種生活的態度和感受。詩中“獨在禦樓南畔住”展現了詩人的孤獨與超然,“生涯還似舊時貧”則表達了他對物質貧乏的淡然態度。詩中的“全無竹可侵行逕,一半花猶屬別人”以自然景物爲背景,映襯出詩人內心的甯靜與滿足。最後兩句“近來漸覺青莎巷,車馬過從已有塵”則透露出詩人對塵世喧囂的逐漸感知,但仍保持一份超脫和淡泊。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塵世紛擾的淡然態度。

朱慶餘

朱慶餘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餘,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寶曆二年(826)進士,官至祕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