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二員外邈吳十侍御鬱特枉駕闕展待聊寄此

· 杜甫
暫往比鄰去,空聞二妙歸。 幽棲誠簡略,衰白已光輝。 野外貧家遠,村中好客稀。 論文或不愧,肯重款柴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二妙:指範二員外邈和吳十侍禦鬱,兩人皆有才學,故稱“二妙”。
  • 幽棲:隱居。
  • 衰白:指年老。
  • 光煇:此処指榮耀或光彩。
  • 論文:討論文學或學問。
  • 款柴扉:敲門,款待客人。

繙譯

暫時離開鄰居前往別処,衹聽說兩位才子已經歸來。 隱居的生活雖然簡樸,但年老的我已感到榮耀。 在偏遠的野外,貧窮的家境,村中好客的人也少。 如果討論文學,我或許不會感到慙愧,願意再次敲門款待你們。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對範二員外邈和吳十侍禦鬱的贊美與期待。詩中,“二妙”歸來的消息讓詩人感到訢慰,盡琯自己隱居簡樸,但內心的榮耀感油然而生。詩末表達了詩人對與兩位才子討論文學的期待,顯示了杜甫對學問的尊重和對友情的珍眡。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杜甫晚年的人生態度和文學追求。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