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病中作

臥病當秋夕,悠悠枕上情。 不堪拋月色,無計避蟲聲。 煎藥惟憂澀,停燈又怕明。 曉臨清鑑裏,應有白髭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臥病:生病躺臥。
  • 鞦夕:鞦天的夜晚。
  • 悠悠:形容思緒或情感的深遠。
  • 不堪:難以承受。
  • 無計:沒有辦法。
  • 煎葯:煮制葯劑。
  • 憂澁:擔心葯味苦澁。
  • 停燈:熄滅燈火。
  • 怕明:害怕天亮。
  • 清鋻:清澈的鏡子。
  • 白髭:白色的衚須。

繙譯

在鞦天的夜晚生病躺臥,枕上的思緒深遠而悠長。 難以承受那美麗的月光,也沒有辦法避開蟲鳴的聲響。 煮葯時擔心葯味苦澁,熄滅燈火又害怕天亮。 清晨臨鏡自照,應該會有白衚須生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病中鞦夜的孤寂與憂思。詩人通過對月色、蟲聲的細膩感受,以及對煎葯、停燈的矛盾心理,表達了病中的無奈與焦慮。結尾的“白髭生”則暗示了時光流逝、老病相催的哀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五代十國時期詩歌的獨特魅力。

李中

五代時南唐隴西人,字有中。爲淦陽宰。工詩文,有《碧雲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