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無愧

十兩新綿褐,披行暖似春。一團香絮枕,倚坐穩於人。 婢僕遣他嘗藥草,兒孫與我拂衣巾。回看左右能無愧,養活枯殘廢退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綿褐(mǐan hè):用綿製成的粗布衣。
  • 香絮枕:填充有香料的棉絮枕頭。
  • 拂衣巾:整理衣帽。
  • (kuì):羞愧,慚愧。
  • 枯殘廢退身:指年老體衰,無用之人。

翻譯

十兩新綿製成的粗布衣,穿上行走溫暖如春。一團香料填充的棉絮枕頭,倚坐其上比人更穩。 婢女僕人讓他嘗試藥草,兒孫爲我整理衣帽。回頭看看四周,能夠無愧於心,養活那些年老體衰、無用之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溫馨的家庭生活畫面,通過細膩的日常生活細節,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滿足和對家人的關愛。詩中「十兩新綿褐,披行暖似春」和「一團香絮枕,倚坐穩於人」生動地傳達了家的溫暖與舒適。後兩句「回看左右能無愧,養活枯殘廢退身」則體現了作者對家庭責任的承擔和對老弱病殘的關懷,展現了深厚的人文情懷和道德自覺。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反映了唐代文人對家庭和諧與社會責任的重視。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