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二首

· 牟融
蕭蕭華髮滿頭生,深遠蓬門倦送迎。 獨喜冥心無外慕,自憐知命不求榮。 閒情慾賦思陶令,臥病和人問馬卿。 林下貧居甘困守,儘教城市不知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蕭:形容頭髮稀疏的樣子。
  • 華髮:白髮。
  • 深遠:偏僻遙遠。
  • 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指簡陋的房屋。
  • 倦送迎:厭倦了迎來送往的社交活動。
  • 冥心:沉思默想,心無旁騖。
  • 外慕:對外界事物的羨慕。
  • 知命: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或命運。
  • 不求榮:不追求榮譽和地位。
  • 陶令:指東晉詩人陶淵明,因其曾任彭澤令,故稱。
  • 馬卿:指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字長卿。
  • 林下:指隱居的地方。
  • 貧居:貧窮的居住環境。
  • 困守:堅守在困境中。
  • 儘教:儘管。
  • 城市:這裏指世俗的名利場。

翻譯

稀疏的白髮滿頭生,我厭倦了在偏僻的蓬門中迎來送往。 獨自喜歡沉思默想,不羨慕外界,自認爲知道自己的命運,不追求榮譽。 閒暇時想寫詩,思緒飄向陶淵明,臥病在牀時,人們關心地詢問我是否像司馬相如一樣。 在林下貧居中甘願堅守,儘管城市中無人知曉我的名字。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牟融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名利的超然態度。詩中,「蕭蕭華髮」和「深遠蓬門」描繪了詩人的生活狀態,而「獨喜冥心」和「自憐知命不求榮」則體現了他的內心世界。通過對比陶淵明和司馬相如,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簡樸生活的追求和對文學的熱愛。最後兩句「林下貧居甘困守,儘教城市不知名」更是強調了他寧願在隱居中堅守,也不願在繁華的都市中追求虛名的決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高尚情操。

牟融

唐人。德宗、憲宗間在世。隱居學道,終身未仕。以詩名,尤擅七律,詩風清麗閒雅,時有佳句。與詩人張籍、韓翃、歐陽詹、朱慶餘等均有唱和。有集。 ► 69篇诗文

牟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