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棹 (zhào):船槳,這裏指船。
- 故人:老朋友。
- 會應稀:相見的機會應該很少。
- 清朝:清明的朝廷。
- 遺逸:遺漏的人才。
- 當路:當權者。
- 少微:星名,古代常以星象喻人,這裏指隱士。
- 謾 (màn):徒然,空。
- 嗟 (jiē):嘆息。
- 未達:未能顯達。
- 鷗鳥:常用來比喻隱士或自由自在的生活。
- 忘機:忘卻世俗的機巧,指超脫世俗。
- 臨岐:面臨分別的路口。
- 惆悵 (chóu chàng):傷感,失意。
- 新豐:地名,這裏指隱居之地。
- 老布衣:指平民百姓,也指隱士。
翻譯
江上的西風中,一葉小舟歸來,與老朋友這次分別,相見的機會應該很少了。 清明的朝廷都說沒有遺漏的人才,但當權者誰曾來訪過隱士呢? 空有才華卻嘆息未能顯達,閒暇時尋找鷗鳥,暫時忘卻世俗的機巧。 面臨分別的路口,不必空自傷感,未必新的隱居之地就沒有老布衣的歸宿。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沈翔的送別之情,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世態炎涼、人才被忽視的感慨。詩中,「江上西風一棹歸」描繪了離別的場景,而「故人此別會應稀」則直接表達了離別的不捨和對未來相見機會的悲觀。後兩句通過對朝廷和當權者的諷刺,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失望。最後兩句則轉爲自我安慰,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未來的希望。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超脫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