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能少府任盩厔

· 李頻
不才甘下第,君子蹇何重。 相送昆明岸,同看太白峯。 數瓢留頃刻,殘照迫從容。 好去煙霞縣,仙人有舊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不才:謙辭,指自己沒有才能。
  • :願意,心甘情願。
  • 下第:科舉考試未中,落榜。
  • (jiǎn):困苦,不順利。
  • 昆明岸:指昆明池的岸邊,昆明池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
  • 太白峯:即太白山,位於陝西省境內,是秦嶺山脈的主峯。
  • 數瓢:幾瓢酒,指飲酒。
  • 頃刻:極短的時間。
  • 殘照:夕陽的餘暉。
  • 迫從容:匆忙中的從容,指在匆忙中仍保持從容不迫的態度。
  • 煙霞縣:指風景優美的地方,這裏比喻薛能即將赴任的地方。
  • 仙人:比喻高人隱士。
  • 舊蹤:舊時的蹤跡,指仙人曾經居住或活動過的地方。

翻譯

我自知才疏學淺,甘願落榜,而君子你卻爲何如此困頓? 在昆明池的岸邊爲你送行,一同遠望那巍峨的太白山峯。 我們共飲幾瓢酒,只留下片刻的時光,夕陽的餘暉催促着我們從容告別。 願你前去那風景如畫的地方,那裏曾是仙人留下的足跡。

賞析

這首詩是李頻送別薛能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和祝福。詩中,「不才甘下第」自謙之辭,與「君子蹇何重」形成對比,突出了薛能的困境和詩人的同情。後兩句通過描繪送別的場景,展現了兩人深厚的友情。最後兩句則寄託了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願,希望他能在新的任所找到仙人般的寧靜與超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李頻

李頻

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爲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