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

· 杜甫
羈旅知交態,淹留見俗情。 衰顏聊自哂,小吏最相輕。 去國哀王粲,傷時哭賈生。 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縱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羈旅(jī lǚ):長期漂泊在外的旅客。
  • 知交態:瞭解朋友的真實態度。
  • 淹留:長期停留。
  • 俗情:世俗的人情世故。
  • 衰顏:衰老的面容。
  • 自哂(shěn):自我嘲笑。
  • 小吏:低級官員。
  • 相輕:互相輕視。
  • 去國:離開國家。
  • 哀王粲:哀悼王粲,王粲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此處可能指杜甫自比王粲,表達對時局的哀嘆。
  • 傷時:感傷時事。
  • 哭賈生:哭泣賈誼,賈誼是西漢初年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此處可能指杜甫對時局的悲痛。
  • 狐狸:比喻小人。
  • 豺虎:比喻兇殘的敵人。
  • 縱橫:肆意橫行。

翻譯

長期漂泊在外,我瞭解朋友的真實態度,長期停留讓我見識了世俗的人情世故。 衰老的面容只能自我嘲笑,低級官員們互相輕視。 離開國家,我哀悼王粲,感傷時事,我哭泣賈誼。 那些小人何足掛齒,兇殘的敵人正在肆意橫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杜甫長期漂泊在外的孤獨與無奈,以及對時局的深刻憂慮。詩中,「羈旅」與「淹留」描繪了杜甫的流浪生活,而「衰顏」與「自哂」則反映了他對自身境遇的自嘲。通過對王粲和賈誼的哀悼,杜甫抒發了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最後,以「狐狸」和「豺虎」作比,強烈譴責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混亂。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深沉,展現了杜甫作爲詩人的高尚情操和深邃思考。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