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蜀僧閭丘師兄

· 杜甫
大師銅梁秀,籍籍名家孫。 嗚呼先博士,炳靈精氣奔。 惟昔武皇后,臨軒御乾坤。 多士盡儒冠,墨客藹雲屯。 當時上紫殿,不獨卿相尊。 世傳閭丘筆,峻極逾昆崙。 鳳藏丹宵暮,龍去白水渾。 青熒雪嶺東,碑碣舊制存。 斯文散都邑,高價越璵璠。 晚看作者意,妙絕與誰論。 吾祖詩冠古,同年蒙主恩。 豫章夾日月,歲久空深根。 小子思疏闊,豈能達詞門。 窮愁一揮淚,相遇即諸昆。 我住錦官城,兄居祇樹圖。 地近慰旅愁,往來當丘樊。 天涯歇滯雨,粳稻臥不翻。 漂然薄遊倦,始與道侶敦。 景晏步修廊,而無車馬喧。 夜闌接軟語,落月如金盆。 漠漠世界黑,驅車爭奪繁。 惟有摩尼珠,可照濁水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銅梁:地名,今重慶市銅梁區。
  • 籍籍:形容名聲很大。
  • 炳靈:指顯赫的靈氣或才華。
  • 臨軒:指皇帝在殿前的高臺上接見臣子。
  • 御乾坤:指統治天下。
  • 多士:衆多士人。
  • 儒冠:儒者的帽子,代指儒者。
  • 墨客:指文人。
  • 藹雲屯:形容文人衆多,如雲聚集。
  • 紫殿:指皇宮中的殿堂。
  • 閭丘筆:指閭丘氏的書法或文筆。
  • 峻極逾昆崙:形容文筆高峻,超越崑崙山。
  • 丹宵:指天空。
  • 白水:清澈的水。
  • 青熒:形容光亮微弱。
  • 碑碣:石碑。
  • 舊制:指古代的制度或樣式。
  • 都邑:城市。
  • 高價越璵璠:形容價值極高,超過美玉。
  • 晚看:晚年時看。
  • 作者意:指作者的意圖或思想。
  • 妙絕:極其精妙。
  • 詩冠古:指詩歌在古代極爲出色。
  • 同年:同一年。
  • 蒙主恩:受到皇帝的恩寵。
  • 豫章: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 夾日月:形容時間長久。
  • 空深根:形容根基深厚。
  • 疏闊:疏遠,不親近。
  • 達詞門:指精通文學。
  • 諸昆:指兄弟。
  • 錦官城:成都的別稱。
  • 祇樹圖:指佛教寺廟。
  • 旅愁:旅途中的憂愁。
  • 丘樊:山林。
  • 粳稻:一種稻米。
  • 薄遊:指遊歷不深。
  • 道侶:同道的朋友。
  • 景晏:日暮時分。
  • 修廊:長廊。
  • 軟語:溫柔的話語。
  • 金盆:形容月亮圓大如金盆。
  • 摩尼珠:佛教中的寶珠,能放光明。
  • 濁水:渾濁的水,比喻世俗的混亂。

翻譯

大師在銅梁地區名聲顯赫,是名門望族的後代。唉,先前的博士,才華橫溢,靈氣逼人。昔日武皇后在殿前高臺上統治天下,衆多士人都是儒者,文人如雲聚集。當時在紫殿中,不僅卿相受到尊重。世人傳頌閭丘的文筆,高峻超越崑崙山。鳳凰藏於天空的暮色中,龍離開後白水變得渾濁。在雪嶺東邊,古老的碑碣依舊存在。這些文學作品散佈在城市中,價值超過美玉。晚年時看作者的意圖,其精妙無人能比。我的祖父的詩歌在古代極爲出色,同一年受到皇帝的恩寵。豫章地區時間長久,根基深厚。我這個年輕人思想疏遠,怎能精通文學。在窮困中揮淚,相遇時就像兄弟一樣。我住在成都,兄長住在佛教寺廟。地理位置近,慰藉旅途的憂愁,往來如同山林。在天涯之地,雨水使稻米無法翻動。漂泊的遊歷變得疲倦,纔開始與同道的朋友親近。日暮時分在長廊中漫步,沒有車馬的喧囂。夜深時接收到溫柔的話語,落月如金盆。世界黑暗,人們驅車爭奪繁多。只有摩尼珠,可以照亮渾濁的水源。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贈給蜀地僧人閭丘師兄的作品,詩中充滿了對閭丘師兄才華的讚美和對往昔時光的懷念。杜甫通過對比自己與閭丘師兄的境遇,表達了對文學和友情的珍視。詩中運用了許多意象和比喻,如「閭丘筆峻極逾昆崙」形容閭丘的文筆高超,「摩尼珠可照濁水源」則寓意深遠,表達了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尋求精神寄託的願望。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展現了杜甫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友情的真摯情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