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湖古意

院梅發向尺,園鳥覆成曲。 落日遊南湖,果擲顏如玉。 含情不得語,轉盼知所屬。 惆悵未可歸,寧關須採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發向尺:指梅花盛開至極,幾乎觸及尺度的極限。
  • 覆成曲:指鳥鳴聲婉轉動聽,如同成曲。
  • 果擲顏如玉:形容果實落下時,其色澤如同美玉一般。
  • 轉盼:目光流轉,此處指眼神的交流。
  • 惆悵:心情鬱悶,失意的樣子。
  • 寧關:寧願,寧可。
  • 採菉(cǎi lù):採摘菉草,菉草是一種水生植物,常用來比喻隱居或清高的生活。

翻譯

院中的梅花盛開至極,園中的鳥兒鳴叫聲婉轉動聽。 落日的餘暉中,我在南湖遊蕩,果實落下時,其色澤如同美玉。 心中滿是情感卻無法言說,眼神的交流已知彼此心意。 心情鬱悶難以歸去,寧願留在這裏採摘菉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湖邊的景色與情感。詩中,「院梅發向尺,園鳥覆成曲」生動地描繪了春日的生機盎然,梅花的盛開與鳥鳴的和諧構成了美麗的春景。後句「落日遊南湖,果擲顏如玉」則通過落日與果實的比喻,增添了詩意的浪漫與憂傷。結尾的「惆悵未可歸,寧關須採菉」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選擇,寧願留在自然之中,也不願回到紛擾的世俗,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的嚮往。

宋之問

宋之問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 ► 2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