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聞嵩山鍾
臥聞嵩山鍾,振衣步蹊樾。
槁葉零宿雨,新鴻叫晴月。
物改興心換,夜涼清機發。
昔事潘鎮人,北岑采薇蕨。
倚巖顧我笑,謂我有仙骨。
銘德在青春,徇祿去玄發。
悔往自昭洗,練形歸洞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振衣:整理衣裳,這裏指起身。
- 蹊樾:小路和樹蔭。
- 槁葉:枯葉。
- 宿雨:昨夜的雨。
- 新鴻:新來的雁。
- 物改:事物變化。
- 興心換:心情改變。
- 潘鎮人:指隱居的人。
- 北岑:北面的山。
- 采薇蕨:採摘薇和蕨,指隱居生活。
- 仙骨:指修煉成仙的資質。
- 銘德:銘記德行。
- 徇祿:追求官職和俸祿。
- 玄發:黑髮,指年輕時。
- 悔往:後悔過去。
- 昭洗:明晰洗滌,指悔過自新。
- 練形:修煉身體。
- 洞窟:指隱居或修煉的地方。
翻譯
躺着聽見嵩山的鐘聲,起身整理衣裳,走在小路和樹蔭下。 枯葉隨着昨夜的雨落下,新來的雁在晴朗的月光下鳴叫。 事物的變化帶來了心情的改變,夜晚涼爽,清新的思緒開始涌現。 想起過去與隱居的人在北面的山上採摘薇和蕨。 他們倚着岩石對我微笑,說我擁有修煉成仙的資質。 在年輕時銘記德行,追求官職和俸祿,直到黑髮變白。 後悔過去,決心悔過自新,修煉身體,迴歸隱居或修煉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嵩山下的靜謐夜晚,通過聽鐘聲、觀察自然變化,回憶過去與隱士的交往,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生活的反思。詩中「物改興心換」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物的變化與內心情感的轉變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清淨生活的渴望和對過去追求功名利祿的悔恨,體現了詩人內心的轉變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