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濺濺(jiàn jiàn):水流聲。
- 度:經過。
- 暗通:悄悄地流過。
- 淨色:清澈的顏色。
- 和雲落:與雲彩一同落下。
- 喧聲:水聲。
- 繞石斜:環繞着石頭斜流。
- 明朝:明天早晨。
- 尋去:探訪。
- 阮郎家:指隱士或仙人的居所。
翻譯
碧綠的泉水映照着紅色的晚霞,水聲濺濺地流過淺淺的沙地。 它悄悄地滋潤着山下的草木,從洞中流出,帶着洞中的花朵。 清澈的顏色似乎與雲彩一同落下,喧鬧的水聲環繞着石頭斜斜地流淌。 明天早晨我還要再來探訪,應該會找到阮郎那樣的仙人居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泉流水的美麗畫面,通過色彩和聲音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自然的和諧與寧靜。詩中「碧水映丹霞」一句,色彩對比鮮明,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後文通過「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等句,巧妙地表達了泉水滋養萬物的生命力。結尾的「明朝更尋去,應到阮郎家」則帶有一種尋幽訪勝的期待,增添了詩意的深遠。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優美,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嚮往。

李端
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出自趙郡李氏東祖。嘉祐從侄。少居廬山,師從名僧皎然學詩。大曆五年中進士,後歷任秘書省校書郎、終官杭州司馬。晚年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約卒於興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後數年。子李虞仲。據說李端曾在駙馬郭曖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詩多爲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喬億以爲李端詩「思致彌清,徑陌迥別,品第在盧允言、司空文明之上。」。傳世作品有《李端詩集》三卷。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