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顧仲瑛金粟冢燕集
我昔過北邙,立馬山之隈。爲問隴頭樹,皆雲後人栽。
生前尊酒誰不有,無人到此自對青山開。屋堆黃金五侯貴,難免白骨生蒼苔。
最憐吉士或枉折,有如爨下焦桐材。玉山先生達觀者,胸次不著閒悲哀。
清秋攜客墳上飲,麴車載酒山童推。大笑胥魂乘白馬,深慚鯀魄化黃能。
墓銘自制身自挽,視身不翅輕如埃。
鸞翔鳳翥玉箸篆,虎踞龍蟠金粟堆。鶴羣三繞嘉樹舞,龜趺並載豐碑來。
長吟復短吟,此興何悠哉。秋風無情摧萬物,芙蓉亦老胭脂腮。
笑言他年翁仲共寂寞,何如此時賓客相追陪。功名絕愁根,富貴脫禍胎。
百年能幾日,一日能幾杯。從茲秉燭長夜飲,猶恐四蛇二鼠忙相催。
主人爛醉客亦醉,絕倒不顧旁人咍。北望中州數千裏,人家盡作兵前灰。
髑髏委江郊,多是賢與才。忍飢自作首陽鬼,獨醒誰念湘江累。
神仙初無不死藥,方士浪說尋蓬萊。君不見無邊之海白淼淼,無名之山青巍巍。
長鯨噓吸成風雨,徐市一去何曾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北邙(běi máng):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北,古時多葬地。
- 隈(wēi):山彎曲的地方。
- 五侯:指權貴。
- 爨下焦桐材:比喻被埋沒的人才。
- 玉山先生:指顧仲瑛,作者的朋友。
- 胥魂:指伍子胥的魂魄,傳說中伍子胥死後化爲潮神。
- 鯀魄:指鯀的魂魄,傳說中鯀死後化爲黃能(一種神獸)。
- 金粟堆:指墳墓。
- 翁仲:古代傳說中的巨人。
- 四蛇二鼠:比喻生活中的困擾和危險。
- 咍(hāi):譏笑。
- 髑髏(dú lóu):死人的頭骨。
- 首陽鬼:指伯夷、叔齊,他們因不願食周粟而在首陽山餓死。
- 湘江累:指屈原,他在湘江投水自盡。
- 徐市:傳說中的仙人,曾去蓬萊尋仙。
翻譯
我曾經路過北邙山,停馬在山的彎曲處。我問那裏的樹木,都說這是後人栽種的。生前的榮華富貴誰都有,但沒有人能到此地來面對青山享受。屋中堆滿了黃金,權貴們也難逃白骨生蒼苔的命運。最可憐的是那些被埋沒的人才,就像被燒焦的桐木。玉山先生是個達觀的人,心中不留無謂的悲哀。清秋時節,他帶着客人到墳上飲酒,麴車載着酒由山童推着。他大笑着說伍子胥的魂魄乘着白馬,深感慚愧鯀的魂魄化爲黃能。他自己撰寫墓誌銘,視自己的生命輕如塵埃。
墓碑上的文字如鸞翔鳳翥般優美,金粟堆的墓地如虎踞龍蟠般雄偉。鶴羣繞着嘉樹飛舞,龜趺載着豐碑前來。長吟短吟,此情此景多麼悠然。秋風無情地摧殘萬物,連芙蓉也老了,胭脂般的腮紅褪去。笑着說,他年我們與翁仲一同寂寞,何不此時與賓客相陪。功名斷絕了憂愁的根源,富貴擺脫了禍胎。百年能有幾日,一日能飲幾杯。從此以後,我們秉燭夜飲,猶恐四蛇二鼠忙相催。主人爛醉,客人也醉,絕倒不顧旁人的譏笑。
北望中州數千裏,人家盡作兵前灰。死人的頭骨散落在江郊,多是賢才與英才。忍飢自作首陽山的餓鬼,獨醒誰念湘江的屈原。神仙最初也沒有不死藥,方士們空談尋找蓬萊。你沒看見無邊的大海白茫茫,無名的山峯青巍巍。長鯨噓吸成風雨,徐市一去何曾回。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北邙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死、榮辱的深刻思考。詩中,作者以北邙山爲背景,通過對生前富貴與死後荒涼的對比,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虛幻。同時,通過對玉山先生達觀態度的讚美,表達了對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嚮往。詩的結尾,通過對神仙不死藥和方士尋仙的諷刺,進一步強調了人生的短暫和現實的殘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性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