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陵:地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附近,靠近三峽。
- 學宮:古代的學校,這裏指學正所在的官學。
- 資裁正:指學正的職責,即對學術或文章進行審定和糾正。
- 士類:指士人,即讀書人。
- 儀刑:典範,榜樣。
- 天險:自然形成的險要之地,這裏指三峽。
- 六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樂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
- 哀猿:指猿猴的哀鳴聲,常用來形容淒涼的景象。
- 異鄉:外地,他鄉。
翻譯
夜雨灑在西陵的樹上,春風吹拂着燕喜亭。 學宮裏需要你的裁正,士人們仰望着你的典範。 天險般的三峽展開,人心繫於六經的教誨。 月夜中猿猴的哀鳴,不要在異鄉聽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西陵夜雨、春風燕喜亭的景象,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學正的敬重和對士人教育的重視。詩中「學宮資裁正,士類仰儀刑」直接點明瞭學正的重要職責和士人對他的敬仰。後兩句「天險開三峽,人心繫六經」則通過對比天險與人心的關係,強調了六經對人們心靈的深遠影響。最後以「哀猿月中嘯,莫作異鄉聽」作結,寓意深遠,提醒人們不要在異鄉感到孤獨和淒涼,也暗示了對學正的期望,希望他能在異鄉堅守職責,成爲士人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