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顏陋隱道士

顏闔鍊術三茆山,術煙如雲紫翠間。 久御師壇黑虎出,又騎仙岩白鶴還。 符籙登真有要訣,祠竈卻老須玄關。 寶書仍傅具茨牧,珠實政綴玄都班。 是中有人煉玉質,不逐頹景凋朱顏。 脩辭如蘭吐酷烈,濯足古澗聽潺湲。 企餘東望不可即,天風泠然鏘佩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顏闔:人名,道士的名字。
  • 鍊術:煉丹術,古代道教中的一種修煉方法。
  • 三茆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道教修煉的聖地。
  • 術煙:煉丹時產生的煙霧。
  • 紫翠:形容煙霧的顏色。
  • 黑虎:道教中的神獸,常用於形容道士的法力。
  • 白鶴:道教中的仙鳥,象徵長壽和仙境。
  • 符籙:道教中用於驅邪避禍的符咒。
  • 登真:修成正果,成爲真正的仙人。
  • 要訣:關鍵的方法或祕訣。
  • 祠竈:祭祀竈神,道教中的一種儀式。
  • 卻老:延緩衰老。
  • 玄關:道教中的修煉方法,意指通往玄妙之境的門戶。
  • 具茨牧:具茨山,古代傳說中的仙山。
  • 珠實:道教中指修煉成仙的果實。
  • 玄都班:道教中的仙班,指仙人的行列。
  • 頹景:衰敗的景象。
  • 朱顏:紅潤的面容,指年輕時的容貌。
  • 脩辭:修飾言辭,指文辭華美。
  • 蘭吐酷烈:形容香氣濃烈。
  • 濯足:洗腳,比喻淨化心靈。
  • 古澗:古老的溪流。
  • 潺湲:水流聲。
  • 企餘:仰望。
  • 東望:向東看,可能指向某個道教聖地。
  • 不可即:無法接近。
  • 天風:自然的風。
  • 泠然:清涼的樣子。
  • 鏘佩環:佩環發出清脆的聲音,形容仙境中的美好聲音。

翻譯

顏闔在三茆山修煉煉丹術,術煙如同紫翠色的雲霧繚繞。他長久地駕馭着師壇上的黑虎出現,又騎着仙岩上的白鶴歸來。他掌握了登真的要訣,通過符籙達到了真正的仙人境界,而祭祀竈神則是他延緩衰老的玄關。他的寶書仍然在具茨山流傳,他的珠實果實點綴在玄都的仙班之中。其中有人修煉成玉質般的身體,不隨衰敗的景象而凋謝紅潤的容顏。他的言辭如同蘭花般香氣濃烈,他在古澗中洗腳,聽着潺潺的水聲。我仰望着東方的方向,卻無法接近,天空中清涼的風吹過,佩環發出清脆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道士顏闔在三茆山修煉的情景,通過豐富的道教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道士修煉成仙的過程和仙境的美好。詩中運用了大量的道教術語和象徵,如黑虎、白鶴、符籙、玄關等,體現了詩人對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時,詩中的自然景象和仙境描繪,如紫翠的術煙、古澗的潺湲聲,增添了詩歌的意境美和神祕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道士修煉生活的嚮往和對仙境的無限憧憬。

鄭元祐

元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於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於官。爲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誌》、《僑吳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