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見山樓詩卷
營州少年獵城下,樓居主人何爲者?
愛觀陳跡賦如龍,不與鮮卑鬥馳馬。
從教遼東無管寧,滄波政須濯吾纓。
樓頭無時對山色,筆端有喙能秋聲。
朝來見畫思遠策,慚負團茅舊泉石。
少姨寄我瑤華音,蓬萊水淺嵩雲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營州:古地名,今遼寧省朝陽市一帶。
- 樓居主人:指住在樓中的人,即作者自己。
- 陳跡:指歷史遺留下來的痕跡或事物。
- 如龍:形容文筆雄健有力。
- 鮮卑:古代東北的一個民族,這裏泛指邊疆民族。
- 遼東:古地名,今遼寧省東部。
- 管寧:東漢末年隱士,以清高著稱。
- 濯吾纓:洗我的帽帶,比喻清潔自己。
- 筆端:筆尖,指寫作。
- 有喙能秋聲:喙(huì),鳥嘴,這裏比喻筆尖;秋聲,指秋天的聲音,比喻文筆的淒涼或悲壯。
- 遠策:遠大的計劃或策略。
- 團茅:指簡陋的茅屋。
- 瑤華音:瑤華,指美玉般的聲音,比喻美好的音信。
- 嵩雲:嵩山上的雲,嵩山是中國五嶽之一,位於河南省。
翻譯
在營州城下,少年們正在打獵,而我這個住在樓中的人又是何許人也? 我喜愛觀察歷史的痕跡,用筆寫下雄健有力的文字,卻不與邊疆的鮮卑人比拼騎馬射箭。 即使遼東沒有像管寧那樣的隱士,我也正需要滄波來清洗我的帽帶。 在樓頭,我隨時對着山色沉思,筆尖下能寫出秋天的聲音。 清晨看到畫作,我思考着遠大的計劃,感到慚愧自己辜負了舊時茅屋和那裏的泉水山石。 少姨寄來了美玉般的聲音,告訴我蓬萊的水淺了,嵩山的雲深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愛觀陳跡賦如龍」展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深刻理解和文筆的雄健,而「不與鮮卑鬥馳馬」則體現了他的超然態度。後文通過「濯吾纓」、「對山色」、「能秋聲」等意象,進一步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清高和對自然山水的深情。結尾處的「瑤華音」和「嵩雲深」則帶有神祕色彩,增添了詩的意境深度。

盧摯
盧摯,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書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 101篇诗文
盧摯的其他作品
- 《 寄徵士韓從善 》 —— [ 元 ] 盧摯
- 《 雙調 · 沉醉東風 · 秋景 》 —— [ 元 ] 盧摯
- 《 用韻答李肅政承之 》 —— [ 元 ] 盧摯
- 《 歲旦後四日留別宗壇師松溪許君鄒君心遠五首 》 —— [ 元 ] 盧摯
- 《 六州歌頭 · 題萬里江山圖 》 —— [ 元 ] 盧摯
- 《 集句餞張知事子中 》 —— [ 元 ] 盧摯
- 《 載酒訪王敬仲昆季登樓賦詩得見字 》 —— [ 元 ] 盧摯
- 《 双调·寿阳曲 其一 夜忆二首 》 —— [ 元 ] 盧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