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壺蒼頡作字圖

石間點筆撚吟須,雄覽江山爲發舒。 脫口欲令神鬼泣,臨池清逼右軍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方方壺:指方形的壺,這裡可能指一種文房用具,用來盛放墨水或顔料。
  • 蒼頡:傳說中古代的文字創造者,這裡指代文字或書法。
  • 鮮於樞:元代詩人,本詩的作者。
  • 點筆:用筆輕輕點觸,指書寫或繪畫的動作。
  • 撚吟須:撚(niǎn),撚,這裡指輕輕撚動衚須,形容沉思或吟詠時的動作。
  • 雄覽:雄壯地觀看,指以豪邁的姿態觀賞。
  • 發舒:抒發,表達。
  • 脫口:不加思索地說出,這裡指書寫時流暢自如。
  • 神鬼泣:形容文字或書法極富感染力,倣彿能使神鬼感動落淚。
  • 臨池:在池邊書寫,池指墨池,即書寫時用的墨水。
  • 右軍書:指王羲之的書法,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故稱其書法爲右軍書。

繙譯

在石間揮筆,輕輕撚動衚須,沉思吟詠, 豪邁地觀賞著江山美景,以此來抒發情感。 書寫時流暢自如,倣彿能感動神鬼落淚, 在池邊書寫,墨跡清新,堪比王羲之的書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自然美景中揮毫潑墨的情景,通過“點筆撚吟須”和“雄覽江山”等動作,展現了詩人沉醉於書法創作的專注與豪情。詩中“脫口欲令神鬼泣”一句,誇張地表達了詩人書法藝術的感染力,而“臨池清逼右軍書”則顯示了詩人對自己書法水平的自信,以及對王羲之書法的崇敬。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

鮮于樞

鮮于樞

元大都人,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又號西溪子、寄直道人。世祖時曾官兩浙轉運使經歷。辭歸,居錢塘西溪,築困學齋。起爲江浙行省都事,後以太常寺典簿致仕。善詩文,工書畫。尤工草書,酒酣吟詩作字,奇態橫生,趙孟頫極推重之。有《困學齋雜錄》、《困學齋詩集》。 ► 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