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趙模拓本蘭亭後

蘭亭化身千百億,貞觀趙模推第一。 百家聚訟謾紛紜,正傳寧到山中石。 論書當論氣韻神,誰與癡兒較形質。 想當填郭斷手初,帝與歐虞皆太息。 昭陵玉匣祕重泉,自此中天無二日。 元章老去不及見,卻見蘇家評甲乙。 北山居士得何許,購取寧論萬金直。 幾年僦屋客江海,寶氣奎光夜相射。 南來北人多健者,名色連艘金滿室。 應嗟我輩太癡絕,常抱蠹書論得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貞觀: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此處指唐太宗時期的書法作品。
  • 趙模:唐代書法家,以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著稱。
  • 百家聚訟:指衆多學者對書法的爭論。
  • 氣韻神:指書法作品中的精神氣質和藝術韻味。
  • 癡兒:指那些只注重書法形式而不理解其精神的人。
  • 填郭:指完成書法作品的過程。
  • 斷手初:指書法作品完成的那一刻。
  • 歐虞:指歐陽詢和虞世南,唐代著名書法家。
  • 昭陵玉匣:指唐太宗的陵墓,傳說中藏有《蘭亭序》的真跡。
  • 中天無二日:比喻獨一無二。
  • 元章:指宋代書法家米芾,字元章。
  • 蘇家評甲乙:指蘇軾對書法的評價。
  • 北山居士:指作者鮮于樞自己。
  • 僦屋:租房。
  • 奎光:指星光,比喻文采或才華。
  • 連艘金滿室:形容財富豐厚。
  • 蠹書:被蟲蛀的書,比喻陳舊的書籍或知識。

翻譯

《蘭亭序》的化身千千萬萬,其中貞觀年間趙模的拓本被推崇爲第一。衆多學者對書法爭論不休,但真正的傳承難道不是山中的石頭嗎?談論書法應當討論其氣韻和神韻,誰會與那些只注重形式的人爭論呢?想象當初完成這幅作品時,皇帝與歐陽詢、虞世南都爲之嘆息。昭陵的玉匣深藏於重泉之下,從此天上再也沒有第二個太陽。米芾老了,沒有機會見到這幅作品,但我卻見到了蘇軾對此的評價。我這個北山居士得到了什麼,購買它難道不是不計代價嗎?幾年間租房客居江海,寶氣和星光在夜晚相互輝映。南來北往的人多是有力之士,名下的船隻裝滿了金子。應該嘲笑我們這些人太過癡迷,常常抱着被蟲蛀的書討論得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蘭亭序》趙模拓本的讚美,展現了作者對書法藝術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詩中,作者不僅讚美了趙模的書法技藝,還表達了對書法藝術精神內涵的追求,反對只注重形式的淺薄之見。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書法傳承的憂慮和對真正藝術價值的堅持。通過對書法的討論,作者也隱晦地表達了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和對文化傳承的擔憂。

鮮于樞

鮮于樞

元大都人,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又號西溪子、寄直道人。世祖時曾官兩浙轉運使經歷。辭歸,居錢塘西溪,築困學齋。起爲江浙行省都事,後以太常寺典簿致仕。善詩文,工書畫。尤工草書,酒酣吟詩作字,奇態橫生,趙孟頫極推重之。有《困學齋雜錄》、《困學齋詩集》。 ► 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