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俞伯熊兼柬李仲彬

· 戴良
東郭先生最老成,天才久已負時名。 能詩不減唐工部,解酒渾如晉步兵。 塞上徵鴻高避弋,海東歸鶴暗聞聲。 比鄰喜有知心客,一夜彈棋直到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郭先生:指隱居不仕的賢人。
  • 老成:成熟穩重。
  • 負時名:享有儅時的名聲。
  • 唐工部:指唐代詩人杜甫,因其曾任工部員外郎。
  • 解酒:指飲酒後能迅速恢複清醒。
  • 晉步兵:指晉代名士阮籍,因其曾任步兵校尉。
  • 塞上征鴻:指邊塞上的大雁。
  • 避弋:躲避箭矢,比喻逃避危險。
  • 海東歸鶴:指從東海歸來的仙鶴。
  • 比鄰:鄰居。
  • 知心客:知心的朋友。
  • 彈棋:一種古代棋類遊戯。

繙譯

東郭先生最爲成熟穩重,他的天才早已享有盛名。他的詩才不遜於唐代的杜甫,飲酒後能迅速清醒,就像晉代的阮籍一樣。邊塞上的大雁高高飛翔,躲避箭矢,海東歸來的仙鶴暗中傳來聲音。喜得鄰居有一位知心的朋友,一夜下棋直到天明。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東郭先生的才華與品格,通過對比唐代杜甫和晉代阮籍,突出了他的詩才和酒量。詩中運用“塞上征鴻”和“海東歸鶴”的意象,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神秘。結尾部分描繪了與知心朋友共度長夜的情景,表達了深厚的友情和閑適的生活情趣。

戴良

戴良

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雲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於黃、柳貫、吳萊。學詩於餘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後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爲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