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黯淡灘登觀音寺

· 徐熥
古寺俯空灘,溪深客到難。 浪疑南海涌,山作普陀看。 幡影臨流溼,鐘聲出谷寒。 禪心如止水,元不礙風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bó):停泊
  • 黯淡:昏暗
  • :沙洲
  • :登上
  • 觀音寺:一座寺廟名,供奉觀音菩薩的地方
  • :小河
  • 普陀(pǔtuó):佛教中的一個淨土,傳說中觀音菩薩所在之處
  • :旗幟
  • :光影
  • :山谷
  • 禪心:禪定的心境
  • 止水:平靜如水
  • :本來

翻譯

停泊在昏暗的沙洲上,登上觀音寺,古寺俯瞰空曠的灘地,溪水深深,客人到此不易。波浪似乎在南海涌動,山峯彷彿是普陀山的景緻。寺廟的旗幟影子投在流水中,鐘聲從山谷中傳出,寒意襲人。禪定的心境平靜如止水,本來不受風浪干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觀音寺,俯瞰灘地的景象。通過描寫古寺、溪水、山峯等元素,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神祕的山水畫面。詩中運用了禪定的意境,表達了心境平靜如水的境界,體現了禪宗的內在精神。整體氛圍清幽,意境深遠,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心靈境界的追求。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