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曉發

· 徐熥
掛帆山縣曉,雲氣滿溪陰。 雖有風塵役,能無丘壑心。 人煙依水近,塔影墜江深。 所嘆垂綸者,高蹤不可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桐廬:地名,古代地名,現今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
  • (xiǎo):早晨,清晨。
  • 徐熥(Xú Yōng):明代詩人。
  • 風塵役:指世俗的繁忙瑣碎的事務。
  • 丘壑(qiū hè):山丘和山谷,比喻世俗的名利。
  • 人煙:指人家的炊煙。
  • 塔影:指寺廟的塔影。
  • 垂綸(chuí lún):垂釣,比喻隱居。

翻譯

在桐廬的清晨,掛帆山縣的雲霧瀰漫在溪谷間。儘管有着世俗的煩惱,但心中依然能保持平靜。人家的炊煙近在水邊,寺廟的塔影投映在深邃的江水中。對於那些隱居垂釣的人,他們的高尚品德已經無法尋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清晨桐廬的景色,以及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讚美。詩中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於遠離世俗紛擾,追求內心寧靜的嚮往。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和隱居生活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和追求內心寧靜的心境。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