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去庚子初度,石門少傅、鬆皋太宰、介溪宗伯治具來賀,即席和答二闋
水落蒹葭,白露冷、長養橫行之物。夜雨疏燈照蝸涎,曉起枯黏滿壁。物色堪嗟,人情可慨,愁鬢添新雪。飄然霞外,神仙真是豪傑。
故園酒熟雞肥,相對青山,有約黃花發。但得天恩容拂袖,眼底風波自滅。寵辱聞驚,是非妄惱,胸次無毫髮。寸心皎皎,爭光天上秋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蒹葭(jiān jiā):古代竹子的一種。
- 長養橫行之物:指長時間生長的植物。
- 蝸涎(wō xián):蝸牛的口涎。
- 愁鬢:指因憂愁而生白發。
- 飄然霞外:形容超脫塵世,如仙人一般。
- 豪傑:英雄人物。
- 酒熟雞肥:指酒已熟,雞已肥,表示時機成熟。
- 黃花發:指黃花開放。
- 天恩容拂袖:指得到上天的恩寵,如同微風拂袖。
- 眼底風波自滅:指內心的波瀾平息。
- 寵辱聞驚:指受到寵愛或遭受恥辱時的震驚。
- 胸次無毫發:形容心胸坦蕩,毫無煩惱。
- 皎皎(jiǎo jiǎo):明亮的樣子。
繙譯
水退了,竹子搖曳,白露冰冷,長時間生長的植物在那裡。夜晚雨點稀疏,燈光映照著蝸牛的口涎,清晨起來,乾枯的黏液掛滿了牆壁。看著這些景象,不禁感歎,人世間的情感令人悲傷,憂愁增添了新的白發。如同飄然飛出了霞光之外,神仙真是英雄人物。
故鄕的酒已經釀成,雞也已經肥壯,麪對青山,黃花已經盛開。衹要得到上天的恩寵,就像微風拂過衣袖一般,內心的波瀾自然平息。無論是受寵還是受辱,都不會讓人驚訝,是非紛擾也不會睏擾心頭。心胸坦蕩,如同皎潔的鞦月在天空中閃耀。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通過對水、竹、露、雨等自然元素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滄桑和情感變遷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超脫之情。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人情世故的躰悟,表達了對寵辱不驚、心境坦然的追求。整躰氛圍清新脫俗,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超然態度和對內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夏言
明廣信府貴溪人,字公謹,號桂洲。正德十二年進士。授行人,擢兵科給事中。嘉靖初歷兵科都給事中,以議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禮部尚書。十五年,入閣,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十七年冬,繼李時爲首輔,極受世宗寵眷。二十年,爲禮部尚書嚴嵩、武定侯郭勳所間,罷。不久,復召入閣,然恩眷不及從前。二十一年,爲嚴嵩所擠,以“欺謗君上”罷。二十四年復原官。時嚴嵩爲首輔,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顧嵩。未幾,河套議起,言力贊曾銑復河套,爲嚴嵩所攻,被殺。有《賜閒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
夏言的其他作品
- 《 西江月 · 次朱希真三闋 》 —— [ 明 ] 夏言
- 《 沁園春 · 港口別方思道二闋 》 —— [ 明 ] 夏言
- 《 渔家傲 其四 次韵答李蒲汀四阕 》 —— [ 明 ] 夏言
- 《 法駕導引 · 曲辛丑夏,仁賽宮醮壇鶴降,應制五闋 》 —— [ 明 ] 夏言
- 《 永遇樂 · 題松石遐齡圓,壽宮詹陸儼翁 》 —— [ 明 ] 夏言
- 《 臨江仙 · 貴州東坡書院,次林見素,戊寅年作 》 —— [ 明 ] 夏言
- 《 渔家傲 其十一 送庚午同年李晋卿令宜兴,戊戌年夏 》 —— [ 明 ] 夏言
- 《 沁園春 · 送蔡都御史巡撫山東 》 —— [ 明 ] 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