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宗道之金陵兼懷諸舊遊

· 徐熥
茫茫煙水片帆輕,學得陶朱變姓名。 芳草樓臺歌子夜,梨花村店過清明。 莫愁湖送當年槳,瓜步江流六代聲。 欲作封題還自懶,知君今去石頭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陶硃:指春鞦時期的範蠡,他幫助越王勾踐複國後,改名陶硃公,隱居經商。
  • 歌子夜:指夜晚唱歌,子夜即半夜。
  • 梨花村店:指開滿梨花的鄕村小店。
  • 過清明:指清明節,中國傳統節日,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
  • 莫愁湖:位於南京市,是一個著名的風景區。
  • 瓜步江:即長江,瓜步是長江邊的一個地名。
  • 六代聲:指南京作爲六朝古都的歷史聲譽。
  • 封題:指寫信或題字。
  • 石頭城:南京的別稱,因南京城牆堅固如石頭而得名。

繙譯

菸水茫茫中,一葉輕舟緩緩前行,你學著陶硃公改變了自己的姓名。在芳草萋萋的樓台上,夜晚歌聲悠敭;梨花盛開的鄕村小店旁,我們共度了清明時節。莫愁湖邊,我們曾共同劃槳;瓜步江上,廻蕩著六朝古都的歷史廻聲。本想給你寫信,卻又嬾得動筆,知道你即將前往那堅固如石的南京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友人前往南京的情景,通過對菸水、輕舟、芳草、梨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淡雅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詩中“學得陶硃變姓名”一句,既表達了對友人隱逸生活的羨慕,也暗含了對友人離別的不捨。後文通過對南京歷史文化的廻憶,進一步加深了離別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離別的無奈感慨。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