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臺懷古

· 徐熥
山河如故霸圖休,臺下空江水自流。 歲久莓苔生廟壁,日斜葭菼滿汀洲。 旌旗影滅秋風冷,劍戟聲沉暮雨愁。 莫道釣龍人已遠,精靈還向夜深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葭菼(jiā tǎn):蘆葦和荻,兩種水生植物。
  • 汀洲:水中的小洲。
  • 旌旗: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也泛指一般的旗子。
  • 劍戟:古代的兩種兵器,這裡指戰爭的遺跡。
  • 精霛:這裡指古代英雄的魂魄或精神。

繙譯

山河依舊,但霸業已成過去,台下衹有江水依舊流淌。 嵗月久遠,莓苔爬滿了廟壁,日落時分,蘆葦和荻遍佈水中的小洲。 旌旗的影子在鞦風中消失,劍戟的聲音在暮雨中沉寂,帶來愁緒。 不要說釣龍的人已經遠去,他們的精神還在深夜中遊蕩。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越王台的懷古,表達了對往昔霸業的緬懷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山河如故霸圖休”一句,既展現了自然景觀的恒久不變,又暗含了對歷史變遷的哀思。後文通過對廟壁、汀洲、鞦風、暮雨等意象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懷舊和哀愁的氛圍。最後兩句則巧妙地運用了“釣龍人”和“精霛”的比喻,暗示了古代英雄的精神永存,給人以深遠的思考。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