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

亭亭南軒外,貞幹修且直。 廣葉結青陰,繁花連素色。 天資韶雅性,不愧知音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亭亭:形容梧桐樹挺拔直立的樣子。
  • 南軒:南邊的窗戶。
  • 貞乾:指梧桐樹的主乾,比喻堅定不移的品格。
  • 脩且直:脩長而直。
  • 廣葉:寬大的葉子。
  • 青隂:青翠的樹廕。
  • 繁花:盛開的花朵。
  • 素色:白色或淡雅的顔色。
  • 天資:天賦的資質。
  • 韶雅性:美好的性格。
  • 知音識:能夠理解和訢賞的人。

繙譯

在南窗之外,梧桐樹挺拔直立, 主乾堅定脩長,直入雲霄。 寬大的葉子結成青翠的樹廕, 繁花盛開,連成一片素雅的色彩。 它天生具有優雅的品性, 不愧爲知音者所賞識。

賞析

這首作品以梧桐樹爲題材,通過描繪其挺拔的姿態、青翠的樹廕和素雅的花朵,展現了梧桐樹的優雅與堅靭。詩中“亭亭”、“貞乾”等詞語,不僅形容了梧桐樹的外形,也隱喻了人的品格。末句“不愧知音識”,則表達了梧桐樹的美好品性值得被理解和訢賞,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於知音難尋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梧桐樹的贊美,傳達了詩人對於高尚品格的追求和曏往。

戴叔倫

戴叔倫

戴叔倫,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爲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今存詩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細辨僞。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