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承乏:謙辭,表示所任職位一時無適當人選,暫由自己充數。
- 奉如綸:像對待綸言(帝王的詔令)一樣恭敬。
- 禁署:指宮廷中的官署。
- 清漏:古代計時用的漏壺,此處指清晨的漏聲。
- 命書:指詔書。
- 紫泥:古代用以封詔書的紫色泥土。
- 周班:周朝的官階。
- 簪裾:古代顯貴者的服飾,借指顯貴。
- 郢曲:楚國的歌曲,後泛指高雅的曲子。
- 諷詠:吟詠。
- 曲臺:古代天子處理政事的地方。
- 議禮:討論禮儀。
翻譯
五年來,我謙遜地承擔着這個職位,像對待帝王的詔令一樣恭敬,可惜我的才能不足以勝任侍從之臣。在宮廷的官署中,我獨自聽到清晨的漏聲,面對新的詔書,我感到慚愧。周朝的官階讓我每次都高興地與顯貴們相接,而高雅的楚國歌曲則最適合頻繁地吟詠。回憶起在曲臺討論禮儀的時候,我見到了你,你的論著最讓我感到親切。
賞析
這首詩是權德輿對自己官職升遷的感慨之作。詩中,「承乏」、「奉如綸」等詞表達了他對自己職位的謙遜態度和對皇權的尊敬。通過「禁署獨聞清漏曉」和「命書慚對紫泥新」的描寫,展現了他對職責的敬畏和對新任命的謙卑。後兩句則表達了他對與顯貴交往的喜悅,以及對高雅文化的喜愛。最後,他回憶與仲員外的交往,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讚賞和親切感。整首詩語言典雅,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謙和而深沉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