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偈
合瞋不須假,合喜不須喜。
喜即淫慾生,瞋即毒蛇起。
毒蛇起猛火,淫慾成貪鬼。
猛火和貪鬼,癡狼咬心底。
妄想如恆沙,煩惱無遮止。
無明黑漆漆,渴來飲鹹水。
終日緣事走,不肯入空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合瞋(hé chēn):即使憤怒。
- 合喜(hé xǐ):即使高興。
- 淫慾(yín yù):過度的慾望。
- 瞋(chēn):憤怒。
- 貪鬼(tān guǐ):貪婪的象徵。
- 癡狼(chī láng):比喻愚昧和貪婪。
- 恆沙(héng shā):比喻數量極多。
- 無明(wú míng):佛教術語,指無知或不明事理。
- 空理(kōng lǐ):佛教中的「空」概念,指事物的本質是空無自性。
翻譯
即使憤怒也不必真的發怒,即使高興也不必真的歡喜。 高興過度就會滋生慾望,憤怒過度就會像毒蛇一樣產生毒害。 毒蛇引發猛烈的火焰,慾望變成貪婪的鬼魅。 猛烈的火焰和貪婪的鬼魅,像愚昧的狼一樣咬噬着心底。 妄想如同恆河沙數,煩惱無法被阻止。 無知如同漆黑的夜,渴了只能喝鹹水。 整天忙於瑣事,卻不願理解空無的道理。
賞析
這首詩偈通過對比「喜」與「瞋」(即喜與怒)的過度表現,揭示了人心的煩惱和無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如「毒蛇」、「猛火」、「貪鬼」和「癡狼」,形象地描繪了情緒失控帶來的惡果。最後,詩人批評了人們忙於世俗事務,卻忽視了理解生命本質的重要性,即「空理」。整首詩偈語言簡練,寓意深刻,反映了佛教對於情緒管理和人生哲理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