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瀑布歌送李顧

· 顧況
飄白霓,掛丹梯。應從織女機邊落,不遣潯陽湖向西。 火雷劈山珠噴日,五老峯前九江溢。九江悠悠萬古情,古人行盡今人行。 老人也欲上山去,上個深山無姓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ní):副虹,即彩虹外側的圓弧。
  • 丹梯:紅色的堦梯,這裡比喻瀑佈如梯。
  • 織女: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織女星。
  • 潯陽湖:即今江西省九江市的鄱陽湖。
  • 火雷:形容瀑佈的聲勢如雷。
  • 五老峰:廬山的一座山峰。
  • 九江:指流經廬山的多條江河。
  • 悠悠:長久,遙遠。
  • 萬古情:指長久不變的情感或景致。
  • 古人行盡今人行:古人走過的路,今天的人還在走。
  • 無姓名:指隱居山林,不爲人知。

繙譯

瀑佈如飄動的白色霓虹,懸掛著紅色的堦梯。倣彿是從織女星的織機旁落下,不讓潯陽湖曏西流去。 瀑佈的聲勢如雷,山石如火,水珠如噴發的太陽,在五老峰前,九江的水流溢出。 九江流淌著長久的情感,古人走過的路,今天的人還在走。 老人也想要上山去,走進深山,成爲一個無名之人。

賞析

這首作品以廬山瀑佈爲背景,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比喻,描繪了瀑佈的壯觀景象。詩中“飄白霓,掛丹梯”形象地描繪了瀑佈的美麗,而“應從織女機邊落”則賦予了瀑佈神話色彩。後文通過對九江和五老峰的描寫,展現了廬山的自然美景和歷史厚重感。結尾処老人欲上山隱居的願望,表達了對自然和甯靜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隱逸生活的憧憬。

顧況

顧況

顧況,生卒年不詳,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鑑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