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歲暮因書所懷
養拙方去諠,深居絕人事。
返耕忘帝力,樂道疏代累。
翛然衡茅下,便有江海意。
寧知肉食尊,自覺儒衣貴。
煙霜當暮節,水石多幽致。
三徑日閒安,千峯對深邃。
策藜出村渡,岸幘尋古寺。
月魄清夜琴,猿聲警朝寐。
地偏芝桂長,境勝煙霞異。
獨鳥帶晴光,疏篁淨寒翠。
窗前風葉下,枕上溪雲至。
散發對農書,齋心看道記。
清言覈名理,開卷窮精義。
求譽觀朵頤,危身陷芳餌。
紛吾守孤直,世業常恐墜。
就學緝韋編,銘心對欹器。
元和暢萬物,動植鹹使遂。
素履期不渝,永懷丘中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養拙:保持樸拙的本性。
- 諠:喧譁。
- 返耕:迴歸田園耕作。
- 帝力:帝王的力量或恩澤。
- 樂道:樂於追求道德修養。
- 代累:世代的累贅或負擔。
- 翛然:自由自在的樣子。
- 衡茅:簡陋的茅屋。
- 肉食尊:指高官厚祿。
- 儒衣貴:指儒者的服飾顯得尊貴。
- 煙霜:煙霧和霜凍,指秋冬的景象。
- 三徑:指隱居的小徑。
- 策藜:拄着藜杖。
- 岸幘:整理頭巾。
- 月魄:月亮的精氣,指月光。
- 猿聲:猿猴的叫聲。
- 芝桂:香草和桂樹,比喻高潔。
- 疏篁:稀疏的竹林。
- 寒翠:冬日裏竹子的翠綠色。
- 風葉:風吹動的樹葉。
- 溪雲:山間溪流上的雲霧。
- 散發:解開束髮,指放鬆自在。
- 農書:關於農業的書籍。
- 齋心:清心寡慾。
- 道記:道家的書籍。
- 清言:清談,指高雅的言談。
- 覈名理:探究事物的本質和道理。
- 開卷:讀書。
- 精義:深刻的道理。
- 求譽:追求名聲。
- 觀朵頤:觀賞美食,比喻追求物質享受。
- 危身:使自己處於危險之中。
- 芳餌:誘人的餌料,比喻誘惑。
- 紛吾:紛擾的世界。
- 孤直:孤高正直。
- 世業:家族的傳統或事業。
- 緝韋編:整理書籍。
- 銘心:銘記在心。
- 欹器:傾斜的器物,比喻不穩定的狀態。
- 元和:和諧的狀態。
- 暢萬物:使萬物順暢生長。
- 動植:動物和植物。
- 鹹使遂:都使它們順利成長。
- 素履:樸素的生活。
- 不渝:不變。
- 永懷:永遠懷念。
- 丘中志:隱居山林的志向。
翻譯
在寧靜的郊外居住,遠離塵囂,深居簡出,與人世隔絕。迴歸田園,忘卻了帝王的力量,樂於追求道德修養,擺脫了世代的負擔。在簡陋的茅屋下自由自在,彷彿擁有江海般的胸懷。雖然知道高官厚祿的尊貴,但自覺儒者的服飾更顯尊貴。秋冬之際,煙霧和霜凍增添了幽靜的景緻。隱居的小徑日日閒適,面對着千峯深邃。拄着藜杖走出村莊,整理頭巾尋找古寺。月光下彈琴,猿聲警醒了朝夢。地處偏遠,芝桂茂盛,景色優美,煙霞異彩。獨鳥帶着晴朗的光輝,稀疏的竹林映着寒翠。風吹動樹葉,溪流上的雲霧飄至枕邊。解開束髮,閱讀農書,清心寡慾地看道家書籍。高雅地談論事物的本質,讀書探究深刻的道理。追求名聲如同觀賞美食,卻可能使自己陷入危險。在紛擾的世界中堅守孤高正直,擔心家族的傳統會失落。整理書籍,銘記心中的不穩定狀態。和諧地使萬物順暢生長,動物和植物都得以順利成長。保持樸素的生活,永遠不變,永遠懷念隱居山林的志向。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權德輿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名利的淡漠。詩中,「養拙方去諠」、「返耕忘帝力」等句,體現了詩人追求樸素自然、遠離塵囂的生活態度。通過對比「肉食尊」與「儒衣貴」,詩人表達了對精神追求的重視。詩中的自然景物描寫,如「煙霜當暮節」、「三徑日閒安」,增添了詩歌的意境美,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滿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的超脫。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
權德輿的其他作品
- 《 九華觀宴餞崔十七叔判官赴義武幕兼呈書記蕭校書 》 —— [ 唐 ] 權德輿
- 《 韋賓客宅與諸博士宴集 》 —— [ 唐 ] 權德輿
- 《 送人使之江陵 》 —— [ 唐 ] 權德輿
- 《 元和元年蒙恩封成紀縣伯時室中封安喜縣君感慶兼懷聊申賀贈 》 —— [ 唐 ] 權德輿
- 《 五雜組 》 —— [ 唐 ] 權德輿
- 《 李韶州著書常論釋氏之理貴州有能公遺蹟詩以問之 》 —— [ 唐 ] 權德輿
- 《 送薛十九丈授將作主簿分司東都賦得春草 》 —— [ 唐 ] 權德輿
- 《 寄臨海郡崔稚璋 》 —— [ 唐 ] 權德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