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制中春麟德殿會百寮觀新樂

仲春藹芳景,內庭宴羣臣。 森森列干鏚,濟濟趨鉤陳。 大樂本天地,中和序人倫。 正聲邁鹹濩,易象含羲文。 玉俎映朝服,金鈿明舞茵。 韶光雪初霽,聖藻風自薰。 時泰恩澤溥,功成行綴新。 賡歌仰昭回,竊比華封人。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月。
  • 藹芳景:美好的春光。
  • 內庭:宮廷內部。
  • 森森:形容排列整齊而威嚴。
  • 干鏚:古代的兵器,這裏指儀仗。
  • 濟濟:形容人多而整齊。
  • 鉤陳:星名,這裏指宮廷中的位置。
  • 大樂:宏大的音樂,指宮廷音樂。
  • 中和:和諧中正。
  • 序人倫:規範人際關係。
  • 正聲:正統的音樂。
  • 鹹濩:古代音樂的一種。
  • 易象:《易經》的卦象。
  • 羲文:伏羲和文王,古代的聖人。
  • 玉俎:玉製的祭器。
  • 朝服:官員上朝時穿的禮服。
  • 金鈿:金制的首飾。
  • 舞茵:舞蹈時鋪在地上的墊子。
  • 韶光:美好的時光。
  • 聖藻:皇帝的文采。
  • 時泰:時世太平。
  • 恩澤溥:恩惠廣泛。
  • 行綴新:行動有序,煥然一新。
  • 賡歌:繼續歌唱。
  • 昭回:光明照耀。
  • 華封人: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翻譯

春季的第二個月,美好的春光中,宮廷內部宴請羣臣。儀仗整齊威嚴地排列,官員們整齊地走向宮廷中的位置。宏大的音樂源自天地,和諧中正地規範人際關係。正統的音樂超越了古代的鹹濩,易經的卦象蘊含着伏羲和文王的智慧。玉製的祭器映襯着官員的朝服,金制的首飾在舞蹈的墊子上閃耀。美好的時光如同雪後初晴,皇帝的文采自然散發出風雅。時世太平,恩惠廣泛,行動有序,煥然一新。繼續歌唱,仰望光明照耀,私下裏比作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宮廷中春日宴會的盛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雅的語言,展現了宮廷文化的繁榮和和諧。詩中「仲春藹芳景」一句,即以春天的美好景象爲背景,烘托出宮廷宴會的喜慶氛圍。後文通過對音樂、服飾、舞蹈等細節的描寫,進一步展現了宴會的高雅和隆重。結尾處,詩人以「賡歌仰昭回,竊比華封人」表達了對皇帝的讚美和對太平盛世的嚮往,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敬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是對當時宮廷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憧憬。

權德輿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