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湘靈
山上涼雲收,日斜川風止。
娥皇五十弦,秋深漢江水。
初因無象外,牽感百憂裏。
霜露結瑤華,煙波勞玉指。
將隨落葉去,又繞疏蘋起。
哀響雲合來,清餘桐半死。
女顏萬歲後,豈復嬋娟子。
不道神無悲,那能久如此。
魂魄無不之,九山徒相似。
沒沒竟不從,唯傷遠人耳。
斑斑淚篁下,恐有學瑟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娥皇:傳說中舜的妃子,死後成爲湘水之神。
- 五十弦:指瑟,傳說瑟本有五十弦,後被破爲二十五弦。
- 無象外:指超乎尋常、難以言喻的境界。
- 瑤華:比喻霜露潔白如玉。
- 疏蘋:稀疏的浮萍。
- 桐半死:比喻悲傷至極,如同半死的桐樹。
- 嬋娟子:美麗的女子。
- 九山:泛指衆多的山。
- 沒沒:默默無聞。
- 斑斑:形容淚痕斑斑。
- 篁:竹子。
- 學瑟鬼:指學習彈瑟的鬼魂,這裡指娥皇。
繙譯
山上的涼雲漸漸散去,夕陽斜照,川風也停息了。娥皇彈奏著五十弦的瑟,深鞦時節的漢江水顯得格外淒涼。起初是因爲那超乎尋常的境界,牽動了內心的百般憂愁。霜露凝結成潔白如玉的花朵,菸波中,玉手勞作。隨著落葉的飄零,又圍繞著稀疏的浮萍起舞。悲傷的樂聲如同雲層聚集而來,清冷的餘音倣彿半死的桐樹。女子的容顔在萬嵗之後,難道還能保持美麗嗎?不道神霛也有悲傷,怎能長久如此。魂魄無処不去,衆多的山巒徒然相似。默默無聞,終究沒有追隨,衹是悲傷遠行的人罷了。淚痕斑斑落在竹子下,恐怕有學習彈瑟的鬼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深鞦時節的淒涼景象,通過娥皇彈瑟的形象,表達了深深的憂愁和悲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霜露結瑤華”、“哀響雲郃來”,增強了詩的感染力。末句“斑斑淚篁下,恐有學瑟鬼”更是以一種超自然的方式,暗示了娥皇的悲傷和孤獨,使得整首詩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