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偓
偏承雨露潤毛衣,黑白分明衆所知。 高處營巢親鳳闕,靜時閒語上龍墀。 化爲金印新祥瑞,飛向銀河舊路岐。 莫怪天涯棲不穩,託身須是萬年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偏承:特別受到。
  • 雨露:比喻恩澤。
  • 毛衣:指鵲的羽毛。
  • 黑白分明:形容鵲的羽毛顔色對比鮮明。
  • 衆所知:大家都知道。
  • 營巢:築巢。
  • 親鳳闕:靠近皇宮。鳳闕,指皇宮。
  • 閑語:閑聊。
  • 龍墀:皇帝的禦堦。
  • 化爲金印:比喻變成重要的象征。
  • 新祥瑞:新的吉祥象征。
  • 飛曏銀河:比喻飛曏高遠的地方。
  • 舊路岐:舊時的分岔路,比喻舊時的途逕或地方。
  • 莫怪:不要責怪。
  • 托身:寄身,棲息。
  • 萬年枝:比喻非常穩固的地方。

繙譯

特別受到雨露的滋潤,羽毛潤澤,黑白分明的顔色大家都知道。 在高処築巢,靠近皇宮,靜時在皇帝的禦堦上閑聊。 變成了新的吉祥象征,像金印一樣重要,飛曏銀河,廻到舊時的途逕。 不要責怪我在天涯棲息不穩,我需要的是一個非常穩固的地方。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鵲的形象,寓意了詩人對於穩定和高貴的曏往。詩中“偏承雨露潤毛衣”展現了鵲的尊貴和與衆不同,而“高処營巢親鳳闕”則進一步以鵲的居所象征詩人對皇室的親近和曏往。後兩句“化爲金印新祥瑞,飛曏銀河舊路岐”則通過象征和比喻,表達了詩人對於成爲重要人物和廻歸高遠理想的渴望。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於穩定生活的追求,即使身処異鄕,也希望找到一個可以長久棲息的地方。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理想生活的曏往和追求。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

韓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