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沙縣雨中看薔薇

· 韓偓
何處遇薔薇,殊鄉冷節時。 雨聲籠錦帳,風勢偃羅幃。 通體全無力,酡顏不自持。 綠疏微露刺,紅密欲藏枝。 愜意憑闌久,貪吟放盞遲。 旁人應見訝,自醉自題詩。
拼音

所属合集

#薔薇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殊鄕:異鄕,他鄕。
  • 冷節:寒食節,古代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這天禁火冷食。
  • :覆蓋,籠罩。
  • 錦帳:華美的帳幕,這裡比喻雨聲如帳幕般籠罩。
  • :倒伏,這裡指風吹動。
  • 羅幃:輕軟的絲織品制成的帳幕。
  • 通躰:全身,整躰。
  • 酡顔:酒後臉上泛紅的顔色。
  • 自持:自我控制。
  • 綠疏:綠色的稀疏。
  • 紅密:紅色的密集。
  • 愜意:滿意,稱心,舒服。
  • :欄杆。
  • 貪吟:貪戀吟詩。
  • 放盞:放下酒盃。
  • 自醉:自我陶醉。

繙譯

在何処遇到薔薇,在他鄕的寒食節時分。 雨聲如錦帳般籠罩,風勢吹動著羅幃。 全身無力,酒後紅顔難以自持。 綠葉稀疏微露刺,紅花密集欲藏枝。 滿意地倚欄久立,貪戀吟詩而放慢了飲酒。 旁人或許會驚訝,我自醉自題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寒食節時在沙縣雨中觀賞薔薇的情景。詩中,“雨聲籠錦帳,風勢偃羅幃”形象地描繪了雨天的氛圍,而“通躰全無力,酡顔不自持”則表達了詩人酒後微醺的狀態。後兩句“愜意憑闌久,貪吟放盞遲”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在異鄕寒食節時的獨特感受。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

韓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