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偓
鶴非千歲飲猶難,鶯舌偷含豈自安。 光溼最宜叢菊亞,蕩搖無奈綠荷乾。 名因霈澤隨天眷,分與濃霜保歲寒。 五色呈祥須得處,戛雲仙掌有金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鶴非千歲飲猶難:鶴(hè),一種長壽的鳥類,常用來比喻長壽。千歲,指極長的時間。
  • 鶯舌偷含豈自安:鶯(yīng),一種鳴聲悅耳的鳥。偷含,指鶯鳥悄悄地吸取露水。
  • 光溼最宜叢菊亞:光溼,指露水的光澤和溼潤。叢菊亞,指菊花叢中。
  • 蕩搖無奈綠荷乾:蕩搖,指荷葉在風中搖擺。綠荷乾,指荷葉上的露水被風吹乾。
  • 名因霈澤隨天眷:霈澤(pèi zé),指大雨,這裏比喻露水。天眷,指上天的恩賜。
  • 分與濃霜保歲寒:分與,分享。濃霜,指霜凍。歲寒,指寒冬。
  • 五色呈祥須得處:五色,指五彩斑斕的顏色。呈祥,指帶來好運。須得處,指需要的地方。
  • 戛雲仙掌有金盤:戛雲(jiá yún),形容雲彩高聳。仙掌,指仙人掌,這裏比喻高聳的植物。金盤,指露水在植物上形成的圓形水珠,如金色的盤子。

翻譯

鶴雖長壽,但千年之飲依舊難得,鶯鳥悄悄吸取露水,又怎能安心?露水的光澤和溼潤最適合菊花叢中,無奈荷葉在風中搖擺,露水被風吹乾。露水的名聲因大雨而隨天恩賜,與濃霜一起保護着寒冬。五彩斑斕的顏色在需要的地方帶來好運,高聳的植物上,露水如金色的盤子般閃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露水的不同場景,展現了其珍貴與美麗。詩中,「鶴非千歲飲猶難」突出了露水的難得,而「鶯舌偷含豈自安」則以鶯鳥的行動暗示了露水的甘甜與珍貴。後文通過對露水在菊花、荷葉上的描寫,以及其與天恩、濃霜的關係,進一步強調了露水的自然美和它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結尾的「五色呈祥」和「戛雲仙掌有金盤」則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露水帶來的吉祥和它在植物上的美麗形態。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讚美和對生命之珍貴的感慨。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

韓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