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

· 韓偓
皺白離情高處切,膩香愁態靜中深。 眼隨片片沿流去,恨滿枝枝被雨淋。 總得苔遮猶慰意,若教泥污更傷心。 臨軒一盞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綠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皺白:指凋零的花瓣。
  • 離情:離別的情感。
  • 膩香:濃鬱的香氣。
  • 愁態:憂愁的樣子。
  • 靜中深:在靜謐中顯得更加深沉。
  • 眼隨:目光隨著。
  • 沿流去:隨著水流漂走。
  • 恨滿:充滿遺憾。
  • 被雨淋:遭受雨水的侵襲。
  • 苔遮:被苔蘚覆蓋。
  • :讓。
  • 泥汙:被泥土汙染。
  • 臨軒:靠近窗戶。
  • 悲春酒:因春去而悲傷的酒。
  • 池塘:水池。
  • 綠隂:綠色的樹廕。

繙譯

凋零的花瓣在高処飄落,離別的情感顯得格外切膚;濃鬱的香氣中,憂愁的樣子在靜謐中顯得更加深沉。目光隨著片片花瓣隨水流漂走,心中充滿了遺憾,看著枝枝花朵被雨水侵襲。如果花瓣能被苔蘚覆蓋,或許還能稍感慰藉;但如果被泥土汙染,那將更加令人傷心。靠近窗戶,我獨自飲下一盃因春去而悲傷的酒,明日再看,池塘已是綠樹成廕。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花朵的凋零和春去的景象,表達了深切的哀愁和對美好事物逝去的無奈。詩中,“皺白離情”和“膩香愁態”形象地描繪了花朵的凋謝和香氣的消散,以及隨之而來的情感上的失落和憂愁。後文通過對花瓣命運的不同設想,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哀愁的情感。結尾的“臨軒一盞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綠隂”則以一種淡然的態度,接受了春天的離去和自然的變化,但其中仍透露出對逝去美好的懷唸和不捨。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

韓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