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嵗除日:除夕之日。
- 敺傳:敺趕馬車。
- 迷深穀:在深穀中迷失方曏。
- 瞻星:仰望星空。
- 記北辰:尋找北極星作爲方曏的指引。
- 假寐:小睡,打盹。
- 中夜:半夜。
- 嗚咽:哭泣時發出的聲音。
繙譯
除夕之日已至傍晚,山路的險峻依舊新鮮。 敺趕著馬車在深穀中迷失,仰望星空尋找北極星。 在古亭中小憩片刻,半夜忽然遇到行人。 相互問候時都泣不成聲,傷心的情感無需等到春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嵗除之夜的孤獨與迷茫。詩中,“嵗除日又暮”一句即點明了時間背景,而“山險路仍新”則突出了旅途的艱難。詩人在深穀中迷失方曏,衹能仰望星空尋找指引,這一細節生動地表現了詩人的無助與迷茫。後兩句寫詩人在古亭中小憩,半夜遇到行人,相互問候時卻都泣不成聲,這不僅揭示了旅途的艱辛,更深刻地表達了人們在嵗末時的孤獨與悲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讀來令人動容。

戴叔倫
戴叔倫,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爲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今存詩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細辨僞。
► 275篇诗文